浅谈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9-10 07:22叶莉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叶莉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受到大力推行,情境教学法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育中。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合理地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如此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凸显出数学学科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助力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能力。下面,本文就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做出简要探析,以求能够为有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所谓生活情境便是将学生所学知识融合到其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以此来将数学问题做生活化处理,充分展现出数学来自生活,最终也将会回归于生活的重要理念。此种教学方法将会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将生活元素内化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具有极为深远的推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必要针对性地展现出生活情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帮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此将会极为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枯燥乏味的问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充足的兴趣之后,当学科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之后,那么学生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将会因此而显著提升。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契合学生的基本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來保障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生活情境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针对情境教学法的有关特征,融入相应的生活化元素,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关注,进而提高其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西师版“分数的意义”章节内容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均是初次接触分数,对其理解过于浅显,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那么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无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互连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渗透知识元素,那么必然能够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如教师可以从以下话述着手:“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那教师要给大家提个有关于《西游记》的问题,好不好?”教师以《西游记》作为引入内容,引发学生的关注。而后教师为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师徒四人化缘得到个西瓜,唐僧决定将西瓜一分为四,每人各吃四分之一,八戒并不愿意,说自己平常打妖怪很辛苦,所以自己要吃五分之一,但是八戒拿到西瓜后却发现西瓜比其他人的都小,八戒百思不得其解,这是怎么回事?”在此种教学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将会被充分调动,同时还能够助力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记忆。

二、增设情景对话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即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用以凸显出数学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深度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必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连接,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作用,帮助其形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要应用于生活”的意识,长此以往,学生必然能够形成更为完整的探索精神,无论是其发现问题、产生怀疑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会获得有效成长,这将会为其今后学习发展带来不可或缺的推进作用。

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西师版“乘法解决问题”章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下列对话情境:“同学们,请问现在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学生群体回答“40名”。而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那么请问大家,如果现在将所有同学平均分为多组,每张桌子共坐两名同学,每个小组共计有五张桌子,那么请问大家,每组共计有几个人呢?”此种情境对话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时刻处于教师的引导下,有助于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更为有效地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此种教学方法还能够深刻强化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识,其将会更为有效地感受到数学课程的实用性,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予以有效运用。

三、融合生活实例。增强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

小学阶段是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初始阶段,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出更多生活情境,尽可能地将抽象化知识元素做具象化处理,以此来深度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执行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直接走人生活之中,借助于可直观感受的生活化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促使其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深度了解。

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西师版“统计”的章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学习活动,如让学生统计班级中男生、女生的数量,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的数量……此类共计问题均是较为简单的,主要帮助学生形成对统计知识的初步了解,方便后续运用。此后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前往当地的水厂中,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与统计,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同时由于直接前往水厂调集资料,其往往能够对自己所学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与理解。此种生活情境所具备的实用性以及生动性更为明显,其往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其综合素养。

四、结语

总之,数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大量数学知识,还能助力其形成相对初步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因此导致学生难以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合理地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深度贴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帮助学生形成热爱生活、喜欢数学的良好态度,进而全面推进其思维认知能力的建设,为其今后学习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推进作用。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