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巧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的思考

2019-09-10 07:22陈俊兴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陈俊兴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价值。而高中阶段的数学也是高考必考的核心科目,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数学成绩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进入一所好大学继续接受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高中数学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数学教育工作的开展理念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数学;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设置的方式已经在数学教学中被使用,其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关注、活跃教学气氛,同时促进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和思考,助于达成教学目的。但是在使用该方式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一定要科学地选择设置的主题,让其符合教学内容,同时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能够真正让学生感兴趣,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投入地进行学习。同时问题情境的设置还应该注意体验感,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内容,由此让其真正发挥效果。

一、设置问题情境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

基于新的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必须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这和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完全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辅助作用,该理念在推行之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情境模式的授课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由此实现让学生主导课堂的目的。因此其同样也适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隋境来辅助教学的开展,在课堂上导入场景或者案例,利用有趣的、形象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找出其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由此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理论以及知识产生兴趣,并且让他们更容易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概念。高中階段的数学有别于初中阶段,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通过设置情境问题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进一步开发其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让教学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由此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其对于达成教学目的有着很大的价值,同时如何优化其使用方式也是我们需要去探讨的内容。

二、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

(一)设置的情境源自生活

任何学科都是从生活中来,往生活中去,数学也是如此,其很多内容都是来自生活,并且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数学的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好理解。所以在创建问题隋境的时候可以让其取材于生活中,将数学知识放置在我们日常背景之下,通过学生熟悉、生动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同时能够激发其思考能力,让整个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二)增加学生操作的机会

新的教学大纲提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者,因此必须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让其通过自己探索和研究来学习知识,给予他们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就非常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动手去验证相关的知识理论,同时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一方面活跃教学气氛,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和研究。举例说将数列知识放入现实背景下,让学生自己去演算,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的逻辑,由此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的知识。通过将实践导入情境设置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其思维能力。

(三)串联有关的知识

高中数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有很多知识点非常容易弄混,如果我们独立去教授这些内容,学生不容易区分和掌握,很容易出现错误记忆,一旦形成定势思维就很难改正。因此我们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可以利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对其加以辨识,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通过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内在的联系,这样能够让其更好地学习这些知识,而且对于记忆也是有很大的好处。

(四)设置悬念吸引注意力

想要让学生能够投入学习之中就必须让其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必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那么设置悬念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对于任何悬念,人的潜意识都是有着强烈的好奇的,越是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越是不能忘记,越是要积极探索,学生也是如此。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跟着课堂节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主动去思考。

举例说明,教师在讲授二项式定理的时候,可以提出再过50天是周几的问题,让学生开始主动思考,由此帮助教师更快地切入到课程中。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心里有个问号,在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操作去解答这个疑问,这样就能让他们更快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记忆深刻,同时还能够激发其思考能力和热情,让其掌握使用该知识的方式,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培养好学习惯。

三、结语

基于新的课改要求,数学教学也必须做出新的改变,按照课改的指导,必须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是辅助者,基于这样的思想来进行探索,我们能够发现创建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让整个教学和学习气氛更加活跃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能够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这篇文章就对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了阐述,希望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责编:侯芳)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