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对策探讨

2019-09-10 07:22年小菊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年小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进入改革的快车道,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已经从单向型的知识讲授转变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主导的教学,使高中生的语文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也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有了很大的变革,能够让学生很好地对古典诗歌进行鉴赏,提升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还是有一些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鉴赏策略

中国古典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题材,其中还包含了古代的很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容,让学生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古人的生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现在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利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模板化的答题套路等等问题都需要进行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高中语文改革的进程。

一、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僵化的教学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在还有很多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的过程被学生和家长所诟病。大师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就是让学生通读古典诗歌,然后对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大概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然后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翻译完成后去对古典诗歌进行整体的讲解,其中所包含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比如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还会根据一首诗歌引申出一类诗歌的核心的思想感情,最后让学生对诗歌进行背诵。这种教学方法就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在应试教育下所产生的,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任何的好处。

(二)固化的答题模式

在一些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以便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升学打好基础。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教师为了学生好,但是教师所能看到的只是短期利益,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的时候,教师通常会告诉学生一些固定的答题模板,其分类非常细致,有山水诗、田园诗、送别诗等等,甚至還会根据不同诗人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而创作出来一些答题模板。在现在的语文考试中,虽然有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考查,但是这些固定化的答题模式已经将学生的鉴赏能力紧紧地困在了一个牢笼里,使学生的鉴赏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二、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知人论世,背景助读

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文学家所追求的就是在文字作品中去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文学抱负,往往他们的文学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他们的人格和理想,因此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要能够对作者的背景和所处的年代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有真正地了解作者,接触作者,才能接近文本的真实意图,实现对古代诗歌的真正理解。例如,在讲解《登高》这首诗歌时,需要学生首先了解杜甫的生平,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动乱的时代,唐王朝处于摇摇欲坠当中,而杜甫是一位有抱负的诗人,希望能够为平定叛乱做出贡献,但是杜甫在作这首诗的时候已经疾病缠身,穷困潦倒,他为自己无法为国家贡献而伤心不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在理解这篇诗歌的时候,就不仅仅局限于诗人对自己的失望之中了,而是放在整个大背景下,去体会诗人的辛酸和无奈。

(二)调动经验,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就是要求学生在鉴赏古典诗歌的时候应当努力根据作品去探索作者原来的创作意图,体察作者的用心。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诗歌教学中的有效诗歌鉴赏方法。例如,在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这首诗的时候,其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原本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担心已无路可走,但是在柳绿花艳的前面出现了一个村庄。”前面一句首先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担心和迷茫,总觉得自己无路可走,但是突然看见前面有茂密的柳树和灿烂的花朵,以及飘着炊烟的村庄,就会豁然开朗,觉得人生是多么奇妙。

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学生要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充分地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意境: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在自己认为无路可走的时候,往往会继续坚持,当有了锲而不舍的精神,就能够将困难克服,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这样的理解已经超出了诗歌本来自然景物描写的范畴,从而具有了很强的哲理韵味。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极大的好处。

(三)抓住意象,体会情感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一个概念,不同的意象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对,因此它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双重性质。学生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时候,应当充分地对诗歌当中存在的意象进行充分的挖掘,对其所表达的感情进行准确的评估,以便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例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歌时,其内容主要是由各种意象构成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多少人在天涯”,在对这首诗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重点去把握其中描写的景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房屋、古道、瘦马、夕阳,这所有的意象呈现出的是一幅画:夕阳西下,寒风凛冽,一个人骑着一只瘦弱的马,在古道上慢悠悠地行走,身旁的枯藤和树木交织在一起,乌鸦在树上哀鸣。这样一幅画表达出了诗人孤独寂寞失意的情怀,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到荒凉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给学生总结一些常用的诗词意象,以便学生在鉴赏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更快速地定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从诗人的背景和所处的时代、诗歌的本来意图和诗歌中所使用的意象等三个方面进行鉴赏。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张欣)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暗藏玄机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讲评方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