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的应用策略探究

2019-09-10 07:22叶成和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色彩教学方法探究小学美术

叶成和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美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也成了诸多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重点。而色彩作为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小学生学习美术、感知美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提高色彩教学质量,奠定小学生的审美基础,教师需要探究色彩教学方法,并将其落实到美术教学过程中,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艺术修养效果。因此,本文从结合生活,进行色彩感知;开展游戏,加深色彩认知;合理指导,提高色彩灵感;色彩练习,强化应用能力四方面对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方法探究

色彩是美术创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只有让小学生在了解色彩的基础上学会灵活应用色彩,才能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创造出极具个性化的美术作品。然而,从当前的色彩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大多将自身的直观感受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去做出一些规定的色彩搭配,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更导致学生过早地失去了对于色彩的自主性认知。显然,艺术来源于创作,而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创造力极其丰富的阶段,所以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对学生的色彩方面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应用色彩。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结合生活。进行色彩感知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目之所及之处,到处充满美丽色彩,它们或单一、或组合,共同描绘了生活世界的美好。在色彩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小学生对色彩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就不能忽视生活在其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师直接展开教学,不仅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丢失对色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倘若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的感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去探索自己所发现的诸多色彩,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都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在与现实生活相对接的过程中,小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也是最为朴实的,这种直接的感受会让学生对色彩产生更多的想象,对培养小学生的色彩学习兴趣也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带学生初步感知色彩的过程中,我不仅提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色彩图片,还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思考性、探究性较强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提出:“同学们看一看自己身上所穿的衣服,大家喜不喜欢它的色彩?”这一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说“喜欢”,有的学生回答“不喜欢”。针对这一不同的回答内容,我进一步询问大家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此时,不喜欢的学生们指出了一些其他的色彩,并目光炯炯地表现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在这一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红旗、班级内的黄色窗帘、各种色彩的植物花朵等等。在多种多样的色彩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熟悉感,更感知到了色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为小学生今后的色彩学习奠定基础。

二、开展游戏。加深色彩认知

在学生对色彩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之后,教师需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让学生感知到五彩缤纷的色相。很多时候,小学生没有办法对色彩进行区分,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又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综合以上考量,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出发,为学生设计一些与色彩相关的游戏,从而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色彩认知。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更是当前各科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教师若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对于小学生的色彩认知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游戏过程中展开色彩认知,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要对游戏的内容、形式、时机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更要明确游戏的开展目标,从而有效提高色彩教学实效性。

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极为频繁,在带学生学习色彩时,我也经常借助游戏进行潜移默化的知识渗透。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告诉学生要玩游戏的事情,并将学生进行了分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之后,我向大家介紹了游戏的名称和规则,游戏名称为“帮色彩找朋友”,规则为:每个小组会分到一组有各种色彩的卡纸,学生们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先找出教师所提到的色彩,再将与其相像的色彩与最初提到的色彩放在一起。随着对游戏规则的解释,学生们都开始跃跃欲试。在我说出“红色”后,大家纷纷一起进行了寻找,并将其相关的色彩摆放到了一起。之后,我依次借助该游戏让学生为“绿色”“蓝色”等对比较为强烈的色彩“找朋友”,从而使学生在感知到色彩多样化的同时对三原色、三问色有了更为深刻的感知。

三、合理指导,提高色彩灵感

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既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还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较弱,这意味着仅仅依靠学生自身,很难对色彩相关的知识进行自我消化。此时,教师的作用便凸显出来。当然,这里的指导并非告诉学生怎样运用色彩,而是要让学生去认识每一种色彩的作用,每一种色彩在不同绘画作品中的含义,从而借此提高学生的色彩灵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怎样的指导才属于“合理”的范畴呢?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所指导的内容和方向,并借助有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想听、想学的想法和欲望;其次,教师要在指导中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大家去展示自己对于色彩的独特感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色彩在美术作品中往往有超强的表现力,它们既能表现出冷暖等外在环境,还能够表现出喜恶等内在情绪。所以,在色彩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色彩灵感和色彩运用能力。在教学之前,我为学生准备了诸多优秀的画作,如《生活中的暖色》《生活中的冷色》《红色的房间》等,以供学生进行欣赏和感悟。在课上,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要求大家进行仔细观察,并说一说自己在看到画时的感受,猜一猜原因所在。借助这一任务l生的引导,学生们将自己带入到了作品中,并意识到了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在这一基础上,为了避免学生对色彩进行定性,我还告诉大家:“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而言的。”

四、色彩练习。强化应用能力

色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色彩来进行美术创作,所以最终的教学点仍然要落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强化上。如果说观察和感知是让学生去认识色彩,那么实践和练习就是让学生与色彩进行沟通。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接触色彩、应用色彩的过程中才能领悟到色彩的含义,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更深刻的内涵和蕴意。色彩练习需要体现在实践过程中,而实践的内容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练习成果的好坏。所以,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练习和实践时,务必要选好主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色彩发挥空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色彩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同时,在每一次的练习结束后,教师都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从而使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时从他人的作品中得到启发,进而不断强化自身的应用能力。

为了在色彩练习中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我非常重视对训练内容的设计。因此,在一次色彩教学中,我以“秋天”为主题,要求学生们想象一下秋天是什么样的,秋天又会有什么样的色彩,从而将学生带入到了对秋天的回忆中。之后,我要求大家尝试进行创作,并大胆使用色彩进行描绘,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运用色彩的过程中。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创作后,我将大家的作品进行了展示。在这些作品中,有的学生用大量的黄色画了树叶,展示了秋天的萧瑟;有的学生则画了红彤彤的苹果和果实,用鲜艳的色彩展示了不一样的秋天。

综上所述,色彩魅力无穷,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不能将色彩进行固化,而是应该借助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去感知色彩、运用色彩,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进而促进小学生美术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责编:张欣)

猜你喜欢
色彩教学方法探究小学美术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实践与体会
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改革措施探讨
试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