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9-09-10 19:26杨永梅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作文小学语文

杨永梅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部分,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样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小学阶段,如果学生对某一门科目感兴趣,或者非常喜欢某一门科目的教师,这门科目往往会是他学得最好的科目。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精神集中能力甚至是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很难从语文大段的文字中找到乐趣。所以,教师如何引导學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激情和动力,帮助学生努力克服写作文的困难之处。教师可以一对一地进行辅导,通过沟通交流,鼓励学生产生习作的积极I生,培养学生写作的激隋,使学生消除畏难隋绪。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情景。例如训练对某个事件的描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情景进行引导,或者安排一些学生排练一些情景剧,让他们写出“剧本”。学生在“编剧”的过程中就会考虑到不同的人物安排、情景描写,甚至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进行了作文写作的训练。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不断普及,在小学作文课的教学中,也成为教师进行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实用性,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的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多种感觉接受刺激,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利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进行景物描写训练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出景物的特征,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某种景物的图片,让学生按照从上到下,或者从远到近的顺序去观察图片上的美景,然后让学生按照刚才的观察顺序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这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

二、强化课外阅读

拓展阅读空间,提高对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从而积累更加丰富的生活素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就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选择的内容能够更好地迎合实际教学需要,贴合学生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适合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小学语文作文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做好素材的积累。课外阅读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将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的文章,通过借鉴的方式一点点去吸收去解决,最后为我所用。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材料积累的最佳来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让孩子捧起书本,做个喜欢阅读的孩子,因为阅读会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故事,收获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积累更多的词句,这些都是日后习作的绝佳素材。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是基于其知识的储备。不管写什么类型的文章,语言的组合都是最基本的。学生们的构思可能大有不同,但是能不能将自己想的用更好更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写作的重点。没有人是天生就会写文章的,对于不是天才的普通人而言,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足够的积累。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拓展词汇量,而且可以训练他们的阅读速度,以及提炼重点的能力。阅读更让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习作者行文的种种技巧,这样就像定期储蓄,日后会不断地收到利息。

此外,语文教师还应该把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作为己任。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合理的阅读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合理,不能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去阅读较为深奥的书籍,同样也不能向高年级的学生推荐过于低幼化的读物。在学生对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反馈的时候,不必一定要求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因为这样可能导致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随表摘抄,并不认真阅读,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在阅读后就有关内容做一个思维导图,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情况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并没有什么生活阅历,也写不出具有深度的东西。在小学语文作文中,能够合理地安排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就已经算是优秀了。而小学生们展现出的内心的童真,以及从他们的角度看到的世界才是小学语文作文中最精髓的地方。过多的模板和套路不仅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也会磨灭他们的灵气,所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鼓励学生体验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天天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好作文的。只有细心观察,观察路上的风景,观察学校的花草树木才能有东西可写。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实践是作文源源不断的源泉。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写作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作文和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中感受,并通过相关的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新课标教育改革提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而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能够进一步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表达、敢于表达,真正将自身的情感元素融入其中。作文同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脱离生活的作文将变得枯燥、抽象,一切的写作素材均是来源于生活的。如写人这类文章,在教学中先不讲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而是让学生回家观察父母的外貌、语言、动作特征,再引导学生回忆从小到现在同父母的生活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记忆犹新呢?

小学时期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为以后的作文打基础。我们要在小学时期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同时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充满模板套路的作文不会是好作文,如何让小学生写好作文依旧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摸索探究的问题。

(责编:唐琳娜)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作文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