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策略

2019-09-10 19:26张晓婷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柔性教师应师生关系

张晓婷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对于家长或教师过多的干涉,很容易出现逆反的心理。用柔性的管理模式代替以往刚性的管理模式,以此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在管理工作中得到学生的信赖和配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本文针对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柔性管理模式

一、柔性管理模式的概述及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柔性管理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而言的,主要是指班级管理者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指引下,采取非强制、人性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使学生通过自觉遵守纪律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班级管理模式。由此可见,柔性管理模式更注重和谐管理氛围及良好师生关系的营造与构建,使学生在自主管理的基础上自觉地遵守进行班级制度,以此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柔性管理模式与刚性的管理模式相比,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管理优势。首先,柔性管理模式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柔性管理模式中,教师更注重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对待,给予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其次,柔性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柔性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更加贴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因此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以人为本”,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班级管理氛围

在初中班级管理对柔性管理模式的实施中,教师应进行管理理念的转变,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把握。在管理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细致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以此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注重在班级内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管理氛围,不强制、不命令学生实施教师的管理措施,而是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学生真正清楚了管理措施的有利性以后,进行自觉的遵守和实施,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对柔性管理模式实施的过程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最为有效的基础,因此,需要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调整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位置,将管理主体的地位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事务中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参与性,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主人翁意识。教师还应在沟通交流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习及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使学生乐意向班主任教师敞开心扉,将教师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并在管理工作中给予支持与配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将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进行紧密的结合

柔性管理是一种注重情感管理的管理模式,但是这不代表柔性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没有原则、没有规则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模式是以一定的管理制度为基础的,是一种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的结合。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指导学生集思广益、献言献策,共同制定班级的管理制度,使学生更加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结语

总之,柔性管理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體现,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积极地实施柔性管理模式,以此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柔性教师应师生关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中小企业柔性体系的协同与共治机理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智动柔性充电弓亮相上海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首款柔性智能手机上市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