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的探索探述

2019-09-10 19:26王瑞芳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园教学策略

王瑞芳

摘要:幼儿不明礼仪的成因有多个方面,也只有本着“人本关怀”的教育理念,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礼仪教育,从而使其礼貌行为始终朝着“正确、先进、科学”的方向不断前进。据此,本文探究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的相关策略,希望能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幼儿礼仪培养方案。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策略

幼兒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礼貌行为将会对中国社会日后的主流价值观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中华民族素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但是目前,受国内外文化和社会现况的影响,幼儿的某些礼貌行为正在发生不良变化,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礼仪学习。为了对幼儿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渗透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行为,幼儿教师需要基于“人本关怀”开展科学的礼仪教育。如下是我的详细分析。

一、当前幼儿不明礼仪的成因

(一)思想性格方面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10后,其中更有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形成了严重的自我倾向,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重己轻人的性格特点。同时,幼儿还处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他们不明白“礼”为何物,更不会懂人情世故,所以往往率性而为,无所顾忌。

(二)生活行为方面

受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行为的影响,他们有时候会因为刻意的模仿而学会了打人、骂人等非常不好的行为方式。虽然他们并无恶意,但这些行为方式无疑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他们对“礼仪”价值的衡量判断。

二、基于人本关怀的幼儿园礼仪教育策略

(一)人本关怀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幼儿不良的礼貌行为,这里需要指出一个前提,那就是社会、家庭和学校都需要本着“人本教育”的理念去感化幼儿,不能因为幼儿不明礼仪做了错事就对其进行惩罚性教育,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针对某些特殊的幼儿教育群体,比如残障幼儿、留守儿童等,既要关注他们的礼貌行为动态,还要关注他们可能遭受到的来自其他正常幼儿的嘲笑和欺凌,社会、家庭和学校要手拉手共筑健康、安全的环境,切实转变幼儿的不礼貌行为,同时也要防止不礼貌行为对其他幼儿的不良影响。

(二)人本关怀的具体措施

人本关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借助的是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以及家校礼仪教育两方面的教育力量,具体分析如下:

1.发挥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积极影响。

一是多以社会正能量影响幼儿的精神世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中国梦,在这奋斗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展现出了难得的社会正能量,诸如见义勇为、尊老爱幼、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忠于职守等等,这些社会正能量是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幼儿作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需要多接触这些正能量,多从其中学习作为—个人的品质和修养,继而养成礼貌待^的好品质。

二是引导幼儿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作为一种礼仪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对幼儿思想行为的影响很大。虽然以幼儿的年纪很难明辨是非,但教师和家长仍需要在一些小事中让孩子知道是非对错。同时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在教育幼儿正确礼貌行为的时候,不是不让他们接触社会的不良行为,而是要让他们知道这些行为是错误的。

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在中国梦的指引下,万众一心共创美好生活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幼儿作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承担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承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重任。所以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引导幼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学习礼仪规范,做到爱国、诚信、友善。

四是让幼儿发现生活之美,热爱生活。幼儿只有发现生活之美才能谈到热爱生活。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幼儿小小年纪根本没有烦恼,但从客观来说,幼儿虽然没有挣钱养家的压力,但是也承受着教师、家长以及学校人际关系的压力,只有引导他们正确地释放和消解压力,才能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培养热爱生活之心,继而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学习和理解礼仪。

2.以家校教育消除社会不良影响。

一是渗透独立教育。幼儿还不具备社会生存和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帮助幼儿尽快地适应当下社会的快节奏,让他们尽快摆脱对教师、家人的依赖,学会自己处理一些事情。比如A幼儿骂了别人,家长不能站在前面道歉,而是要让幼儿自主自觉地道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独立教育对那些残障幼儿、留守儿童来说更为必要,努力渗透独立教育,让他们为今后的人生早做铺垫,自然就能增强其抵御不礼貌行为的能力,并学会以德报怨。

二是渗透规则意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也不能例外,既要尊重人的价值,也要尊重规则的价值。当下,幼儿所表现出的种种幼稚可笑的行为都是因为他们没有领悟社会的隐形规则(包括法律和道德),所以,教师和家长需要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要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三是丰富幼儿的社会活动经验。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和学校里,社会经验非常匮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必须要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可以走出家庭和校园,真正接触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并从中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和幸福,从而树立正确的礼貌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本关怀”作为当前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核心策略,实则是从幼儿不明礼仪的成因入手,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继而对症下药制定相关的礼仪教育策略,每一名家长和幼儿教师都承担着礼仪教育的重责,都需要在理解幼儿心理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其礼貌行为。当然,上述分析只是我的个人浅见,希望各位教师、家长能够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继续探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幼儿园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爱“上”幼儿园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