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9-09-10 07:22农昶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提问能力有效措施

农昶

摘要: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现在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从小学就成为一个爱问,积极解决问题的人。问题意识的培养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将其带入课堂教学中去。小学数学的问题意识培养,对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学生能够对问题不断进行推敲,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解决。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能力;有效措施;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034-01

教育问题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家长从小就对孩子抓紧培养,各种早教班补习班的出现,可以看得出,人们重视从小教育。在教育上的投资也是越来越大,小学数学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解决,形成一个好的做题习惯,能够在以后的问题探索中,创新出更多的解决方式。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体会

问题意识培养观念的提出,在教育上显现出了好的效果,教师要通过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意识这个概念进行自己的体会。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多一些,学生要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并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或者通过举行辩论赛的方式,使得学生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问题的看法,想出方法来解决。

2.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好问

如今面临一个问题是,课堂上,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很少有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主动发言,这样就造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下降,学生提出的疑问也很少,教师不了解学生到底那一部分没有领悟。所以,教师要将课堂氛围带动起来,进行一些小游戏将问题引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问题时有一个端正的态度。

3.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会问

提问的过程就是我们在进行思考的过程,将自己的思考升级,使得问题得到最根本的解决,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就很容易将学生带人其氛围,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对问题有一个由浅人深的认识,学生提问的问题能够问到问题的关键之处,能够思考到问题的点上。使得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问题。

4.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

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要注重过程,学生境界的提升是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以前浅薄的意识逐渐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这是思想境界的提升,也是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提出没有意义的问题,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将问题的关键发掘,学生的学习经验还不够丰富,把学生逐渐引人到问题的点上,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能够一步一步的向着问题的本质靠拢,使得学生的素养不断提高,在经过长久的坚持,就会对问题意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学生能够积极的去思考,能够与别人进行争论,能够主动的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形成一个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是进步。

5.创造活跃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上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只有抓住课上的时间,当堂的问题当堂进行解决,这样在课下的练习中,面对问题就会找到解决方向。所以,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还达到了教学目的,比如通过做游戏来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中,这样,学生愿意主动的去思考解决问题,大脑也活跃起来了,面对问题能够主动的去探索,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互相交流中进行知识的碰撞,这样,在争辩中不断提升自己,培养问题意识,这样,学生的探索心理也会增加。对问题提出自己疑问,并与其他学生讲述自己的疑惑,这样,学生各自的想法都能进行交流,融合。看到问题的方面与层次也会更加的复杂,这样学生的思考范围拓宽了,有了更多的思考方向。

6.构建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条件

将学生带人到情境中进行学习,为学生结局问题创造条件,使得学生由思考的方向,并朝着方向去探索。

6.1 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使问题具有现实性

真实的问题情境,能够给学生带来真实的感觉,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活跃,也特别的机灵,在真实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对数学问题充满探索的心理,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对问题进行解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想出独特的方法。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使得学生不对数学问题产生恐惧,数学问题就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得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6.2 构建趣味性的问题——一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小学生对有趣的事物是比较喜欢的,也充满积极探索的心,所以,创设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问题,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小学生正处在懵懂时期,思维上还有待开发,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也不是那么的强。但是学生都喜欢好奇有趣的事物,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能够使得学生有兴趣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从有趣好玩到具有挑战性,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有一个更高的追求。

7.要建立新型的师生伦理观,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首要前提

以往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使得学生害怕教师,这就使得学生不敢提问,缺少了与教师互动的环节。教育改革的推進,新型的师生关系进入校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对学生其辅导作用,学生善于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了,教学对学生的了解也会更多,也会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并能对症下药。

8.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它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面对问题能够多思考,不依赖他人解决,对问题的认识有一个跨越,这样,在以后遇到问题时,就会静下心来独立的思考,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将会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初探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育,2006,(3).

[2]朱志明.创设问题情境的五大误区[J].小学数学教育,2007,(12).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提问能力有效措施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