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工具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02:25王惠清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图像数学知识题目

王惠清

摘要:在现代科学中,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它被广泛地用来研究物理、化学等学科。数学工具的运用,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和描述物理规律、掌握物理概念、推导公式等,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提升思维水平。文章重点论述了几何知、图像法、微元法与函数等多种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实际应用状况,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数学工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36-01

前言:从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来看,内容博大精深,难度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数学知识经常被用来解决物理学习中的问题。物理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恰如图与数之间的关系。物理与数学密不可分,只有数学才能够最简洁、最明确地阐述物理思想,要提升学生物理学习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把握这两个学科的关系,稳步提升物理学习效果。物理学中的矢量和数学中向量的概念相同,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矢量的分解與合成是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在学习力的分解与合成时,吸收数学中的向量概念,让学生借鉴向量加减法的内容,以利于学生的物理向量学习。

1.几何知识的应用

学生在分析物理学中有界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物理变力问题时,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几何学中的作图方法和三角形原理等知识。如此以来,学生就可以直观地分析和把握问题的实质。几何学中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称点性质等多种知识,都可以用来解决物理问题。从长时间积累的物理解题经验来看,一般性原理的运用最为普遍,而且可以获得非常理想的物理学习效果。高中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知识显得更加复杂,然而假如采取圆的知识,学生既能够深入地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又能够充分地把握圆周运动的原理。它也能够拓展同学们的解题思路,增强他们的解题能力,丰富他们的解题技巧。

2.图像法的应用

图像法可以直观化地呈现和解决抽象问题。高中物理课程的难度较大,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碰到抽象题目时,缺乏较强的转换能力。学生在分析物理题目和物理情境的过程中,如果合理地运用数学中的图像法,即可将抽象题目转变成直观性较强的图像,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拓展解题思路,以识别图像为主要方式,有效地解决这些物理题目。它需要学生准确地绘制相关物理情形的图像。

如就定义而言,图像表达的相关物理知识,重点通过交点一纵轴来阐述量一函数的关系。以运动学为案例,v-t的图像和s-t的图像不存在较大差异,最易于混淆。因此应该认真地辨别和分析。其次,碰到斜率、面积、点等方面的问题时,应该重点分析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把握物理图像中的线的规律和物体变化的过程。在v-t图像中,其中的倾斜直线代表着匀速直线运动,斜率代表着着横纵坐标物理量的相关变化率等。因此,在解决物理题目时,要准确地把握物理量大小的相关求解问题,准确定性,然后分析它的快慢。再者,s-t、v-t的图像斜率分别代表着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接下来,高中物理题目中通常会考察图像、坐标之间形成的图像面积问题。要分析它们的对应关系,继续探讨上文涉及的图像。假如v-t图像与横轴间面积,与位移大小相对应,则在正位移、负位移意味着处于t上方与下方,即可获得f-t冲量与图像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等。

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能够看出多个关键性的高中物理图像,如前文涉及的s-t、v-t(运动学、)牛顿定律中的a-f图、a-1/m图(实验图像)电场线分布与磁感线、交变电流分布图(电学)。

3.微元法的应用

微元法是指借助微分理念,有针对性地分析相关物理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要运用细分法,把物体、物理过程当作单元,选取合适的单位单元,以实现针对性研究的具体目的,也就是说,要找出针对性的变化规则。这种方法的解题思路比较简洁特点是非常精细,应该会涉及到模型处理的问题。因此,这种解题方法的思路非常简单,然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运用非常复杂的物理知识。因此,在分析和解决高中物理题目时,应该准确地把握微元多样性的问题,它牵涉到体积、质量、线段、面积、圆弧等多种物理研究对象,它的基础在于要研究的整体对象具有完整性。在此过程中,要用到多种模型,将要研究的微元模型化,通过匀速转动、电荷、质点等多种物理规律或视角,构建物体和微元的关联性,以实现相应的解题目标。而且,在获得了某个微元答案后,在其它微元中可以运用这个答案,会牵涉到矢量、近似极限、对称等多种关系。在做好了答案累加后,应该求出最后的完整答案等。

4.函数的运用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数学方法来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采取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学生既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灵活地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数学中二次函数来处理相当多的高中物理问题。

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速度为v,在这个时候司机注意到前方同一条轨道上与己车距离s处,有另外一辆汽车正在以速度v,顺着相同方向保持匀速前进,已经知道v的速度大于v。这时司机马上实施了相应的刹车措施,在这种情况下,a应该满足哪些条件,方可让这两辆汽车彼此不发生碰撞?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按照各车的具体位移公式,在这两辆汽车中,分别保持匀减速和匀速运动的状态,最后变形获得了后者与前车之前的位移差△x=at/2+(v2-v1)t+s。按照这个题目的设问,可以得出下列结论:t为任意值,均可满足△x≥0。所以,可以按照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求出以上方程,获得题目所需要的结论。

5.结语

为了学好、教好高中物理,师生都应该夯实自己的数学基础,辅以必不可少的解题技巧和思维方法,依赖良好的运算能力和思考习惯,恰当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增强高中师生的物理教学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子儒.浅谈数学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36):80.

[2]杨子潺.数学知识在高中物理解题中运用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6(30):148.

[3]劳贤修.数学知识在高中物理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44(2):42.

猜你喜欢
图像数学知识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A、B两点漂流记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追根求源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