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典故在初中议论文写作中的妙用

2019-09-10 02:54冀慧杰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典故议论文

冀慧杰

◆摘 要: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写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写作类型远比小学时期多了不少。各类作文其写作格式和相应的要求不同,这大大给学生的写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学生已经不能够仅仅只是局限于故事的叙述,更是要在议论和说明上着重下功夫,从而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文章的质量。初中写作教学当中,对于议论文的学习,由于其文体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必须以客观事实、客观道理说话,从而使得整篇文章不仅在内容上能够显得丰富而不空洞,更是可以增加文章的信服力。下面我将对典故在初中议论文中的妙用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写作;议论文;典故

议论文的写作,第一要求是中心论点明确,然后能够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使得观点言之有理并且言之有据。初中议论文写作当中,很多学生的作文中心观点明确,且具有一定的特色,但是无法找到有力的证据作支撑,那么文章便显得华而不实,或错误运用论据,为了增加行文字数而滥用,使得文章前后不搭调。即,文章就失去了价值。而在初中议论文写作中运用典故进行论证,无疑是锦上添花。恰当的典故,能够诠释文章的中心论点,使得文章饱满,真实可信。本文,我将根据自己在初中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相关具体教学实践来帮助学生强化典故作为论据在议论文中的使用,旨在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量度、知识的运用和驾驭方面都尚存不足,然知识量直接决定其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从而影响着其写作能力是否能够达到合格、良好甚至优秀。因此,教师在进行议论文写作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学生语言的组织极其表达。只有当学生能够学会语言的灵活运用,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好地强化和提升。对于议论文的教学,关键是需要学生能够做到有理可依托,有据可以寻求,然后通过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初中语文的整个学习生活中,有很多课文中会出现典故的运用,议论文的写作,有着一定的模式和形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初期阶段,只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写作格式进行格式嵌套,在根据自己的论点,选择合适的论据作为支撑。典故是一个较为形象且直白的写作素材,如果學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典故所积累,就能够丰富学生的整个文章写作。只要学生能够清楚的明白典故的适用点,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从而在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上找到突破口。

例如,对于“三顾茅庐”这一典故,首先,学生需要明白这个典故的出处、具体指代和象征意义,才能够在运用的过程中,保证自己所选的典故素材与论述的观点前后一致,如此,学生才可以展开具体的讨论工作,更好地实现行云流水。刘备的三顾茅庐,运用到写作当中,一可以作“求贤若渴”,二可以当“坚持不懈”。但是,虽说在这个典故当中,刘备多次入茅庐造访诸葛,最终得以请诸葛出山,但是不能与“失败是成功之母”相联系。典故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得学生的写作语言组织和表达更加准确化。

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初中议论文写作的教学当中,典故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议论文的写作,需要学生有着比较强的思维逻辑,如此才能够实现行文的紧凑,前后逻辑关系正确。写作时,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论点清楚表述,光以正确的语言表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能够正确组织语言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初中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认知议论文的框架。而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融入典故作为论据说明,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的碰撞,在写作语言上可以进行辩论,使得整个议论文的写作变得更加有“立体感”。

例如,在以“诚信”为主题的议论文写作中,从“一诺千金”、“金口玉言”展开,学生可以活化思维,联想到季布与商鞅。当然,典故的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素材积累。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上课或者看书的时候,进行典故的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借以典故刺激学生的思辨力,更好地完成议论文的写作。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

由于典故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当学生对其进行消化时,教师需合理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写作意识的激发。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的同时,需要让学生既掌握该典故的出处,其意义及象征用法。典故能够使得文章变得更加丰富。学生在进行典故的学习时,要对其有深刻认知,并且学会文章中典故的使用技巧。对于议论文的写作,行文结构上需要有恰当的论据,而写作练习,对于任何类型的作文都适合。因此,在学生学习典故的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浅谈该典故的适用情况,可以用于什么题材的议论文写作。然后确定合适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片段训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议论文的写作当中,典故的运用,能够使得学生的行文结构更加紧凑,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正确进行语言的组织。同时,典故本身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应用到议论文的写作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

参考文献

[1]钱旭.中学古诗文中典故教学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2]江秀玲.议论文写作指导[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9.

猜你喜欢
典故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例文悟法 得法为文——议论文“图式”的建构与应用指导策略
红颜薄命
闻鸡起舞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典故三则
外国典故 谚语故事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