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研兴校”,力促内涵发展

2019-09-10 06:25陈晖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9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课题研究

陈晖东

2013年4月,经著名数学家、科普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景中先生同意,广州市赤岗中学正式更名为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简称“景实”,下同)。更名以来,学校在张景中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的引领下,坚持“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确立“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品牌学校发展战略,改革创新,被授予海珠区“‘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几年,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再接再厉,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也是学校这些年教育教学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领导重视,营造氛围

以前,学校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不太了解,也并不热心,学校科研氛围不够浓厚。“十二五”期间,领导班子为了丰富学校发展的内涵,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大力推崇“科研兴校”的理念,把它当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作为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花大力气推动课题申报工作。校级领导班子每人主持一个或两个课题,真正起到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学校计有包括省、市、区级共8个规划课题,参与研究的教师达到学校在职在编教师的38%,研究范围涵盖学校德育、学科教学、特色课程等多方面。通过营造科研氛围,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一批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二、制度先行,引领激励

要有效推动教育科研工作,就必须有制度保障,让制度先行。上级科研部门对教育科研工作很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比较大,但是制度的落地,还得靠学校有配套措施去跟进。我校始终把抓好教育科研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为此,现任校长孔文韬到任后,校长室修订完善并颁布了《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教师个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着重在经费的配套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做了明确规定,解除了教师申报课题的后顾之忧,提高了积极性。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在推动教育科研工作中,十分重视引领和激励。近年来,课题涵盖区、市、省级的规划课题,校长带头申报课题,直接带动学校各学科教师参与研究,既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又在研究中深化了对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形成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案,对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譬如,由孔文韬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市级课题“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课题编号:GZJY2015—023),以“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潜能开发”为主线,结合阳光评价改革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多维评价,有力地推进了景实课堂由“知识型”课堂向“思维型”课堂转变的步伐,形成了良好的课改效应。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在持续的课堂跟踪中发现:“与以往调研听课对比,景实学生素质有较大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有较大转变,课堂上小组活动较充分、落实,小组竞赛、小组展示、小组背诵、小组擂台赛等形式多样,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合作学习,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最终达到学生积极自主、以学为乐的目的。”校级领导带头承担课题,带头搞科研,对学校教师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明显,有一批年轻教师已逐渐成为教育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

三、覆盖全域,层级合理

学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教育教学总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十三五”以来,学校的科研课题更加注重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覆盖面更加广,涉及多个学科或领域。有德育课题“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幸福”德育模式实践研究”;有学科教学课题“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与经典阅读整合的研究”;还有学校特色课程之一的数学实验课题“超级画板在初中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参与各课题研究的总人数达到学校在职教师人数的50%以上。

学校在研或已结题的课题中,从层级上来看,有1个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初中数学实验室建设的研究”,1个省级规划课题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1个省级课题子课题“思想品德课“诚信”公民素养教育的目标达成”,3个市级课题“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与经典阅读整合的研究”“开展有效“小组合作写作”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2个区级课题“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幸福”德育模式实践研究”“超级画板在初中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些层级科研课题的开展,说明了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有一批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的教育科研整体水平继续提高,为学校教育教学取得新的发展成就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紧贴实际,可视性强

基础教育的科研工作,必须基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不能弄成高来高去,空对空,否则,必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们鼓励教师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撰写反思,先从最直观的的问题入手,对具有一般性特征的问题,则鼓励教师进行专题探索,并进而上升到课题研究的层面。所有申报的课题,都要求紧贴实际。比如,上文提到的“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就是在学校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已有一段时间,形成一定基础之后,遇到了如何更加有效评价学习效果的实际问题,学校顺势引领教师们将此上升为研究课题;又比如,“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幸福”德育模式实践研究”,是就如何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对学校构建“幸福”德育模式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本课题目前虽未结题,但模式框架已基本形成,一些做法正逐渐走向成熟,效果日益显现,可测性可视性强,以目前的在校生为例,表现在:初一级侧重打造守诚信、崇道义的级组文化,学生阳光、活泼、开朗,课堂气氛活跃;初二级突出仁爱文化特征,学生富有责任心、自信心,课堂上、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常态,学习效率高效果好;初三级营造志存高远,砥砺梦想的学习氛围,学生备考状态保持良好,学习氛围浓厚,成绩稳步提高。

教研和科研虽然不在同一个层次,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科研,我们要扎根于、立足于日常课堂教学,离开这个前提的科研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学校的学科性课题,始终聚焦课堂教学。“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与经典阅读整合的研究”“思想品德课“诚信”公民素养教育的目标达成”“超级画板在初中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无一例外地都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效性作为研究目标。从研究方式上讲,以行动研究为主,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成果变成我们的行动,这无疑是最有效的研究方式。基于此,我們将课题研究与推动“展翅”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3050”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实施融为一体,教师们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专业精神得到了滋养,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几年来,区发展中心到学校集体听课调研,优良率均为100%(2015学年没评等级);景实教师在“海教杯”“明珠杯”课堂教学大赛中大放光彩,在第三届“海教杯”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在第四届“明珠杯”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在2018年第五届“明珠杯”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一批年轻教师茁壮成长,6人成为区中心组成员;3人成为市骨干教师等。2015年9月以来,教师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课堂教学也变得更加有效,优效课堂成为学校教师的自觉追求,基本实现了由“知识型”课堂向“思维型”课堂的转变,教学成绩取得了巨大进步。近6年来,中考的平均分、高分人数、达示范性高中分数线人数和全科合格率等指标逐年显著提高,并连续六年获得区毕业班评估工作一等奖,学校稳居区公办学校第一方阵。

“科研兴校”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推力,“科研强师”是教师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依赖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能达到的高度、宽度和深度,而教育科研工作又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功能。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如此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将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课题研究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与对策分析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