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单元主题融合教学的研思实践

2019-09-10 06:25方小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9期
关键词:单元主题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方小咏

【摘要】把脉新时代的文化教育,为了让学生打好丰富而有内涵的中国底色,本文以小学语文高年段的語文教材为例,阐述笔者基于语文单元主题,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单元主题进行融合教学的。结合自身的研思实践,笔者从开展各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拓展经典古文阅读和经典诵读的四读法这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归纳。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单元主题

华夏文明,亘古弥远,把脉新时代的文化教育,“传统文化进校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建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吁声越来越响亮。为了更有效地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发展,为了让学生打好丰富而有内涵的中国底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走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的道路,与学科教学无缝融合、同舟共济。下面,将围绕三大方面,谈谈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教学的点滴研思实践。

一、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开展各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

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古今中外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可以认真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开展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主题选入了四篇课文,每篇课文都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在讲授《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先画出自己家乡过春节的情境图,然后与美术老师一起合作教授学生制作春节刻纸画,画面创作得既有传统气息又有童趣。这种刻纸画是由中国传统的剪纸延伸而来的,通过学科融合教学,学生懂得了逢年过节可以用这种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来传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藏戏》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脸谱来进行教学。开展画脸谱图像、讲脸谱故事、评脸谱人物、演脸谱戏剧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绘写评演中传承国粹,用经典文化弘扬国风。在讲授《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这两课时,我们可以借助《走进岭南文化》这本书籍,引领学生走近岭南,更深入地认识岭南文化广阔的天地,认识会讲故事、最具岭南风情的传统建筑——骑楼,认识岭南佳果、广府菜、潮汕功夫茶等等。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前3分钟的演讲,让学生当家乡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传统文化习俗,留住家乡传统习俗的美。开展这些紧扣单元主题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既有利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又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拓展经典古文阅读,深化单元主题思想

语文教学放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让传统文化浸润在语文课堂中,有助于小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因此,我们在分析讲解课文中心思想的时候,可以拓展延伸到经典古文、历史故事,力求通过拓展延伸,深化单元主题思想,学生更容易理解经典蕴含的深远意义。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保护地球,珍惜资源”。为深化单元的主题思想,我们可以拓展《资治通鉴》里的一句古文:“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这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 通过反复诵读“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句话,让学生明白古人早已有了节约资源,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当下就应该及时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珍惜资源。

三、经典诵读的四读法,彰显古诗文单元主题的古韵精华

语言凝练、意境深邃的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护照”,无论是经典古文的诵读教学,还是古诗词的教学,都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的化的重任,两者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运用四读法的教学模式:读准——读美——记牢——读懂。始终坚持以“读、诵”为主线,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从而渐入诗词意境。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以童年为单元主题的,这个单元有古诗词、现代文和现代诗,文体以诗歌为主,我们可以采用经典诵读四读法来进行古诗词和现代诗的教学。比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首先让学生读准字音,这是四读法当中的第一个环节:“读准”。接着,“读美”这一环节可分为3个步骤进行:1.节奏美;2.平长仄短,诵出声律美。教师讲授平仄划分的方法,出示平仄声图,例如:

在讲授平仄读法的时候,可以加上手势辅助学习;3.配乐吟诵,有助于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引领学生带着自我感悟进入诗词的意境之中。经典诵读第三个环节:记牢。首先教师可以传授学生记牢的方法,根据词的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地背诵古诗词。如下图(《清平乐·村居》的思维导图):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背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古诗词记牢,激发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的兴趣。经典诵读第四个环节:读懂。教师引导生抓住一个“醉”字,反复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好的乡村生活令人陶醉,不仅仅翁媪一家五口都醉在其中,作者也醉在了这种温馨和谐宁静的乡村生活中。经典诵读四读法,能让学生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古诗文单元主题的古韵精华,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沐浴着语文新课改的春风,想要语文教学返璞归真,不忘初心,还原真语文的面目,我们应该将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回首千年,汲取孔孟等名家的智慧,吟诵享誉中外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细读明清小说,每一个单元的主题教学都能这样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教学,的确是任重而道远。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新时代中不断地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深深地扎根师生的心中,然后长出嫩芽、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经典文化之花,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吴惟粤,黄树森.走进岭南文化(三、四年级)[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2]黄绿鲜.如何教好统编教材中的古诗文[J].小学语文教学,2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单元主题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初中语文作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单元主题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对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思考和探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