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2019-09-10 14:55朱冬晨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激励理论企业管理运用

朱冬晨

摘 要:企业在运营过程之中,为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发展,领导层势必会采取一些激励手段与措施,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的完成相关的工作。文章对激励理论的概述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运用所能起到的作用展开详细分析,然后就现阶段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運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随后针对如何加强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提出了几点有效地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激励理论 企业管理 运用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得到显著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形势,势必要不断对其内部管理加以优化,提高企业内部员工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基于此,很多企业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引入了激励理论,运用多种多样的激励手段与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对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运用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与措施来激发人的动力和动机,从而使人们充满动力与干劲,推动人们朝着设定的目标积极采取行动的过程。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运用激励理论的目的就是促使企业提升内动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层在运用激励理论时,一般都是根据员工的一些需求,通过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能力,从而实现企业高效运营。

三、企业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作用

1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企业运行效率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企业运营过程之中,经常会有一些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甚至有一些明明非常有才能,却往往在工作之中效率并不是很高。这主要是由于员工的工作效率不止与员工个人能力水平有一定关系,更与企业的激励制度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之中,拥有一套良好的激励制度与政策,那么则会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激励理论是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2吸引企业人才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而归根结底,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若想在如此激励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据有利优势,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匹配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资源。而企业如果想要获取足够的人才,那么必须要有足够的使人才加人到企业的吸引力,也就是要有足够的激励措施,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并能够将所需人才留为企业所用。

3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企业在运营过程之中,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对员工工作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促使员工工作水平的提高,从而逐渐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在企业运营过程之中,针对一些工作过程中能力水平较高,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而针对于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积极,不主动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处罚。通过这种激励手段与措施,使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压迫感,从而更加努力的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形成一个良性的工作氛围。这样一来,可以将提升员工综合能力的方式从被动培训和教育,转变成员工主动学习与总结,形成良性驱动力,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4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在企业发展中,其自身凝聚力对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企业凝聚力的提高,对于企业实现发展目标,使员工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身发展目标具有很大的帮助。而企业管理中,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激励手段与措施,可以促进企业核心理念与员工的价值观实现有机结合,达到高度的统一,从而使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达成一致,从而使企业凝聚力得以增强,促使企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5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通过制定一些从物质以及心理上激励员工的手段与措施,让企业员工的自身价值得以更好的体现,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使员工具有更强的归属感与使命感,让员工们更加心甘情愿的为企业付出。这样一来,企业员工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激励

一部分企业在运营激励理论时,直接将其他企业或者是某些案例中的激励制度运用到企业管理过程之中,而这些激励制度有很多并不适合企业的发展,导致激励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每一个企业运营情况,企业员工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企业之间的激励手段与措施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能照搬照抄。但是,就现阶段来看,一部分企业在运营激励手段与措施时,仍然不能建立在本企业实际情况之上,所以,在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方面并没有取得所想到达到的效果,自然也无法有效地推动企业进步与发展。

2缺乏负激励

绝大多数企业在制定激励制度时,会将奖励与激励二者混淆,将激励认为就是对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而针对于一些员工在工作过程之中出现的失误与错误等处罚并没有进行明确,大多数的所谓处罚只是流于书面批评或者是口头警告,由于没有严厉的处罚制度,也就是负激励制度,那么很难使员工对自己工作失误与错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激励制度往往很难收获显著的效果。

3过度激励

一部分企业管理中在制定激励制度时,所采取的约束范围与强度过大,导致激励过度,这样一来会给企业员工制造很大的工作压力,从而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手去工作,这就会使员工在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严重降低,同时也不利于员工在工作中创新。甚至由于过高的工作压力,使员工充满不满情绪,导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从而降低企业内部凝聚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五、提高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运用效果的有效措施

1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企业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时,应该根据企业当中每个员工群体或者是每一位员工的不同需求,以及企业的运营情况,针对各方需求,科学合理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从而使激励制度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除此之外,企业应对各种各样的激励制度(例如,奖惩制度、晋升制度等等)的实施标准与考核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其公开、公平、公正。充分考虑员工对于公平性的期望,确保员工工作中竞争的公平性,为员工创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以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员工更具有归属感,为企业贡献更大的力量。避免激励制度导致不公平产生,导致企业内部凝聚力降低。

2优化企业激励体系

企业在建立激励体系时,一方面,应避免只注重物质激励,应充分考虑员工心理,对员工心理加以了解,加重从心理方面的激励,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更加认同。这样一来,员工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工作之中,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企业在建立激励体系时,应避免只建立短期激励手段与措施,而忽略长期激励体系的建立。这主意是由于短期激励手段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起到激励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达到长期激励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建立长效的激励体系,从而将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度出来。

3采取正负激励相结合的措施

企业管理中采取激励手段与措施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层次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采取激励手段与措施时,应该根据企业运营环境与员工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在制定各种各样的激励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其层次性与变化性,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具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激励制度。例如,在制定激励制度时,除了要制定正面的奖励制度之外,还应该制定负面的惩罚制度,通过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互结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这样往往能够受到更好地激励效果。员工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业绩那么必须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换言之,员工在工作中如果出现一些失误或错误,那么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员工感到公平,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

4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

物质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保障,而精神是人们生活中的追求。企业管理中对员工采取有效地物质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激励手段与措施(例如,奖金等),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在物質层面的需求。而精神层面的激励,可以使员工从精神需求上得到满足,使其对企业更加认同。由此可见,企业在制定激励制度时,应兼顾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这样一来,才能够起满足员工的各方面需求,从而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中,既要求企业不断提升运营效益,同时又要注重企业员工的发展,强调人性化管理模式,借助科学合理的运用激励理论,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挖掘员工工作潜能,使员工在企业中更具存在感与使命感,从而使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达成同步,进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晶.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新商务周刊.2019(15).

[2]杨帆.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消费导刊.2019(11).

[3]王小平.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8).

猜你喜欢
激励理论企业管理运用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