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课程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影响探究

2019-09-10 14:55马欢欢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音乐教育钢琴

马欢欢

摘 要:通识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的重点和趋势,美育通识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实践中可以得出结论,音乐教育对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和跨学科教育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高校通识教育面临挑战和改革。本文从钢琴艺术课程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现实,探讨高校通识教育中钢琴艺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挑战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通识教育 钢琴 音乐教育

一、钢琴艺术课程在培养大学生艺术能力中的作用

大学通识旨在启发思想思维并扩大学生的知识水平。现代大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跨学科教育,钢琴艺术课程是普通大学教育中的非专业课程。其发展的关键不是学生的专业表演技能,而是学生的艺术能力:包括艺术欣赏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艺术修养和自信心。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大学钢琴艺术课程中锻炼学生听力能力,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的高校钢琴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具有“弹奏”钢琴的技巧,而且要增强学生的“听”好声音,塑造好的艺术的意识。“听”从字面上看似乎很奇怪,但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多种特征。学生学习“听”音乐,分析创作背景、表达情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民族风俗,并与作曲家产生共鸣,使表演者更深刻和艺术分享乐趣。在长期的教育和培训中,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理论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在钢琴教学中,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对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钢琴艺术课程作为大学艺术实践课程中的重要课程,由于其艺术的特殊性,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中外独奏音乐的训练,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艺术表演的基本水平;通过大量中外钢琴协奏曲作品,学生可以提高协奏曲的水平、表演和舞台经验;学生的歌曲伴奏能力更好地完成了校内外音乐会和合唱活动的伴奏任务;通过音乐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帮助有兴趣在学校学习钢琴的学生,做到普及艺术教育;加强学生与各群体之间的合作,树立合作意识。在音乐艺术中,钢琴作品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创作表演风格。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学生需要充分探索和研究不同的音乐作品,并深入分析和把握此类作品的整体风格。学习和欣赏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钢琴音乐作品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成就和人文常识,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并了解文化和世界不同国家的不同文明,为日后了解何学习奠定基础。

二、钢琴艺术课程在当今高校通识教育中的现状

高校通识教育是课程实施模式与教育理念的结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限于所学学科的知识,使其视野开阔。通识教育指向质量,但是在最接近“就业”的大学中,所谓的通识教育可以独立于专业教育而独立思考和对待吗?答案可能不是。如何将职业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中,使职业教育越来越普及,高校不仅是只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加工厂;通识教育如何才能加深专业深度,并保持与专业和常规课程相同的知识的深度是大学创造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时代的思考和挑战。

通识教育课程的任务不是培训音乐专业人士,而是针对所有学生,以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并从中受益。但同时,由于学生的“非专业”,大学钢琴教学不应降低整体教学质量要求。学生应始终灌输“业余学习不等于弹奏业余”的意识,以便学生即使学习音乐也能理解弹奏的程度是浅薄且容易的,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完善。在高校通识教育中,钢琴艺术课程还面临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入学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应该给学生一个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同的水平。教学的主要形式可以基于“微课”形式教学。同时,在“微课”教学中,运用新旧、深浅、循环教学设计,起到学生互助的作用,使一定程度的学生可以帮助初学者学习,在一定范围内阅读音乐。通过这种方式,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可以提高初学者的学习效率。

三、钢琴艺术课程在当今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教学效果与意义

“博学多才”是现代人才需求的时代趋势。跨学科人才培养是当今大学教育的主题,对于大多数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开设钢琴艺术课程是一个未知的新领域,而且大多数人以前从未接触过钢琴。在学生眼里,这门艺术实践课打开了他们了解世界的另一个窗口。在考虑问题时,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在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中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和教育创新性。

钢琴艺术课程教学作为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新模式,突破了旧的教学观念的局限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以“沉浸式”体验模式学习音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改善学生音乐修养的同时,它体现了“价值领导”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学习我国古典钢琴作品,例如《保卫黄河》和《浏阳河》,不仅要了解音符,还要可以通过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了解我国古典传统文化,建立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感情。如今的大学校园很活跃,艺术团体也在蓬勃发展,开设钢琴艺术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开设音乐综合实践课程,拓宽了大学生的个人视野和思想视野,也有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

四、总结

随着我国大学对通识教育认识的加深,未来的通识教育课无疑是“數量”的重心和“质量”的保证。如何“完善”高质量的音乐概论课程,将是学校、师、生三方的重点关注,合理的管理和建设以及科学的教学改进是必不可少的。在高校钢琴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平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根据自己的能力教给学生加强舞台上的教学成果。高校音乐通识教育应注重素质教育的目的,以音乐对人的素质的影响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并与艺术实践课程紧密结合,在新时代跨学科发展的综合发展下培养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亮.浅析钢琴即兴伴奏在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戏剧之家,2017(17):212.

[2]陈芳.通识教育观下中美高校钢琴课程设置对比研究及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7.

[3]张瑾.通识教育中钢琴入门集体课的教学模式[J].艺海,2013(04):155.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音乐教育钢琴
纸钢琴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