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361动态实效课堂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09-10 18:31付祥龙
新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动态核心学科

付祥龙

摘要:本文提出培养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围绕议题进行活动型教学的课堂模式,并从核心素养的要求、361动态实效课堂模式、创设情境、调查研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361动态实效课堂模式;途径

21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的任务,不是技术革命,而是在教育中青少年的道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加强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就显得异常重要。本文从政治课教学的引领的角度出发,就高中教学如何开展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课堂模式展开分析。

一、361动态实效课堂模式介绍

“3”代表三个学习阶段及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三个学习阶段:课前准备、课中导学、课后巩固;三种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6”指六个教学环节或流程:

目标展示是指明确目的,学习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自主学习是指自己学,找出“不会的”;合作探究是指对学、群学、教师导学,“学会不会的”, 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老师点拨,让全部组员掌握;展示提升是指组长带领,人人展示“学会的”,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师生学习点拨、质疑点评;总结拓展指教师依据“出错的”组织反馈,并总结问题,巩固拓展;达标反馈指学生归位,整理学案、对子测评。对当堂知识采取不同形式检测,落实目标。

“1”指一个最终目标即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61动态有效”教学模式的“动态有效”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师生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各环节均充分体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本互动方式。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对话、质疑文化,真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高中政治课程学生核心素养内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 跨) 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 跨) 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衡量素养水平的尺度,是“行为表现”的特质,而不是“标准答案”的刻度。表明素养水平的证据,来自学科内容的“使用”,而不是“答案”,更要看运用学科内容的过程,包括面对什么“情境”、执行什么“任务”、实现什么“预期”。

三、361动态实效课堂模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衡量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水平的尺度主要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而非学生的政治考试成绩。要让学生做到把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其他政治理论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变教师“被动教”为学生“主动学”。如,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照本宣科地让学生记住课本内容,效果一定不会好。学生背诵了课本的内容,虽然考试也许有好成绩,但其内心不一定真的很认同。在361动态实效课堂模式中,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辩论,使学生在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中明是非,真正认识、理解、领会我国的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就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1. 课前:目标引领

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在课前自学中,发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自学,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使学生认同感得以升华。

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内容时,组织学生展开对当下高中生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现象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或是直接访问的方式,总结出高中生的消费观念,进而分析出其中的问题,对解决方法进行深入探讨。这样,通过自主学习进行态度引领,不仅极大激发了学生探究政治问题的兴趣,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

2. 课堂:飞扬思维

课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也是促使学生思维灵动飞扬的大平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学科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

361动态实效课堂模式,课前准备,自主学习;课中导学,小组合作探究,老师点拨。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二讲解政府的权威时,引导学生一起扮演当事的农民、政府官员、以及普通群众,就有关土地使用的纠纷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可结合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师还可通过情境再现或是互换角色扮演,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了解得更加形象具体,利用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此外,让学生体验生活,完善了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3. 课后:拓展迁移,完善了核心素养培养评价机制

下课前5分钟达标反馈,对当堂知识采取不同形式检测,落实目标。下课前2分钟,通常结合生活情境明理导行,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社会实践任务,引导他们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把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和生活领域中去。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总之,361动态实效课堂模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丽萍.核心素养培育的核心“密码”与核心“技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04)

[2]陆 飞.夯实基础,注重整合,提升能力――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复习的几点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猜你喜欢
动态核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参考答案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