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18:53郭华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能力重要性培养

郭华芳

摘要: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阅读教学开展,也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要有积极主动的阅读意识,通过阅读汲取更丰富的知识,受到心灵情感上的熏陶,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因此,小学语文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指导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合理安排保障阅读时间,传授基本的读书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重要性;策略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阅读学习归根结底应该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和品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以后,在阅读一篇美文时,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文章的意境,而不是在老师引领下对文章的肢解性解读。无论是提到整体把握,还是大量的课外阅读,都不得不依赖于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准确的感知此阶段小学生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教会阅读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语文教学水平获得更大的效果[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从小学教学实践中也可以看出,不读书不行,滥读书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选择书籍是指导小学生阅读的第一步,它起着净化小学生心灵、培养小学生品德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涉猎科普、文学、漫畫、故事等各种读物,不要局限在某一个方面;首先要指导学生多读经典名篇,如《三毛流浪记》、《天方夜谭》、《三国演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其次引导学生适当阅读郑渊洁、杨红樱等当代作家具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教师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2]。

2.合理安排保障阅读时间

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长期坚持下去。(1)晨读二十分钟。“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到校8:00―8:10为晨读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放声朗读。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可以安排些背诵、复述任务。(2)午读1:50-2:00。每天午饭后时间学生自由支配,至少花十分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3)晚读三十分钟,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至少安排三十分钟阅读时间。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读些较轻松的书籍。

3.传授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1)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如朱自清的《春》,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2)吸收性的略读。以获取读物中的知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如《昆虫记》。因为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扫描性的速读。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3]。

4.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小学生经过几年的启蒙教育,已经具有一定的质疑问难的基本素质和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自学性和科学性[4]。开始,学生可能提出与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教师可作示范性提问;当他们能提一些问题时,应积极鼓励,不能挫伤他们自读质疑的积极性。带着质疑去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弄清字、词或篇章结构的确切意思[4]。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成若干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如学习《将相和》,学生通过阅读提出下列疑问:“这篇课文的前两个故事表面上是秦王与蔺相如唇枪舌剑的斗争,实际上是什么和什么斗争?是属于哪一方面的斗争?文中的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大家通过争论、辩解,终于晓知:秦王与蔺相如之斗,实际上是秦国与赵国之斗,是属于外交上的斗争,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可贵品质。

结语

总之,自主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就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这对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对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卷有益,只要学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王晓宇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35-36.

[2]王丽 . 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都市家教,2015(10):40-41.

[3]范根秀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7(02):52-53.

[4]黄靖凯 . 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J].神州旬刊,2016(08):122.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能力重要性培养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于提高学生数学自主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
开发利用英语报刊资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