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2019-09-10 18:55李佳研
新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质疑激发兴趣情景

李佳研

摘要: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學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此,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激发兴趣;创设;情景;质疑;自读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且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一、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至关重要。叶老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读本本身进行怀疑、研究,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捞铁牛》,学生提出“和尚为什么让人准备两只大船,并在船舱里装满泥沙?”“为什么把两只船并排栓紧?”“为什么把泥沙铲到河里?”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黄继光》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黄继光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他们怀着敬佩的心情,深刻地体会黄继光精神的伟大,他们体会词句的那种精细程度是以前没有过的。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为此,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景,使其自主学习的氛围活跃。如教学《爸爸和书》,教师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爸爸和书》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四、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在讲《加了一句话》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中诗人在那木牌加了一句话呢?”“为什么加了一句话‘春天到了’会有那么大变化呢?”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江总书记来我家》一课,(一)是学生对江总书记不太熟悉;(二)是在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江总书记冒着瓢泼大雨来灾民家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六、注重自读感悟,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的作用。阅读无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说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壮丽的青春》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划找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欧阳海舍死忘生的前提下,让4人小组自行确定内容,合作学习,设计操练,合作为“舍死忘生的欧阳海事迹”的讲解做好准备。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进行自主读书,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程志荣:《研究性学习探索与思考》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4.

[2]庞维国主编:《自主学习—学与教得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质疑激发兴趣情景
楼梯间 要小心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