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策略

2019-09-10 07:22杨艳全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新媒体大学生

杨艳全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就新媒体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新媒体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的影响

传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形式有很多,比如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很多高校是大班教学),举办大型企事业招聘会和中小型的企业宣讲会、不定期邀请企业家进校举办讲座报告会、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简历制作大赛等。虽然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形式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现在也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最主要的形式,但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对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一定机遇和挑战。

(一)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随着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社会上不良现象或多或少对大学生就业观念造成了影响,拜金功利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大学生“慢就业”“不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充分利用多媒体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二)冲击了就业指导教师原有的指导方式方法

新时代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从新媒体中获取信息,大学生掌握的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并不比就业指导教师掌握得少。如果就业指导教师不对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就业指导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就很难抓住学生的眼球,就业指导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拓宽了就业指导渠道和丰富了就业指导形式

主题网络、微信、QQ等平台成为大学生乐意接受的信息交流平台,就业指导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可以说拓展了就业指导渠道,也丰富了就业指导形式,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新媒体对就业指导工作冲击最大的莫过于老师。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员设置和分工,对学校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就业指导工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尝试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研讨和制定学校新媒体就业实施方案,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二)创新就业指导工作形式

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将目前流行的“微课堂”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制作就业指导课程微视频,并在手机应用平台上发布,抓住大学生碎片化的时间,供大学生随时随地地接受高效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很多都是手机控,就业指导教师在就业指导课上可以通过手机“雨课堂”,通过手机进行互动,将课前一课上一课后的每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将学生引导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搭建高效的就业指导眼务平台

建设和完善就业网站,设置多种多样的就业指导专业知识和内容,以供学生学习借鉴。做好微信平台建设,及时满足广大毕业生对就业指导信息的需求。开发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智慧高效的就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一一就业智能APP,服务于学生和用人单位,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实效。将传统就业指导方法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开展线下招聘会,同时开通线上招聘会,发挥线上招聘会的优势作用。

(四)利用新媒体开展个性化服务,精准帮扶就业困难学生

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高校要通过新媒体技术开展针对性的指导,精准帮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发布符合毕业生实际需求的就业指导信息,对就业困难学生及时排忧解惑,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高校可以将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从现实中模拟至网络中,打破旧模式中需要面对面交流的空间限制,更大程度地帮助更多的受教育者展开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從而多角度、多维度地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五)提高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但是大学生社会阅历少,鉴别能力和判断力不强,很容易受到新媒体中不好的信息所影响,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培养,以技术培训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能力。比如,熟练掌握微信平台和微博的使用,通过新媒体了解就业政策、招聘单位的情况、职位需求信息、招聘职位信息等。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大学生就业趋势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