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记者的立身之本

2019-09-10 19:38叶永宏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融媒体

叶永宏

摘要:在如今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超快的互联网大背景下,作为生产与传播新闻的主要人群和关键力量——记者,其传统的地位正在遭受考验,也面临着挑战。在不少“市民记者”涌现的今天,作为正牌的媒体记者,该如何站稳脚跟,并能够深潜到融媒体的大潮中,真正实现自我成功转型,并能够与整个时代的发展变化同频共振,是本文研究之标的。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记者;角色

一、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角色被弱化

“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这是融媒体的互补优势。融媒体改变了以往传统新闻与大众传播单一的传播环境,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一方式,而是多元化信息的传播,传播者与阅读者之间是互动、交流、分享式的关系,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大传播”的方式使得作为生产和传播新闻的新闻记者的独有定位,似乎正在被不断涌现出来的“大众记者”所动摇。

二、顺势而为,重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

在新闻传播生产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新闻记者的存在感需要找回,更为清晰地发挥作用。互联网给一些传统行业所带来的“阵痛”虽是短暂的,但从长远来看,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营造出更多广阔的舆论生态,融合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

大势所趋之下,各类角色的转变必然需要及时调整,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与时代同步,逆流而上,最终与“大传播”融媒体融为一体。稿件采写已不是新闻记者的主要工作,如何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以及核实则是工作的重点,也就是说,记者的职业定位走向发生了改变。原来记者与话筒、纸笔为伴,与被采访对象建立主要关系,成稿后任务完成了一大半。现如今,记者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写稿、采稿,而是要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核实,并进一步解释分析,最终成功推送出去,实现共享。从生产新闻的角色中走出来的新闻记者,要树立服务意识,在新媒体融合时代建立服务意识,为整个社会的大众服务。面向的群体更为宽泛,整个所提供的服务对象就是公众。为了公众能够阅读到高质量、来源可靠的新闻资讯,新闻记者从传统新闻工作的“套路”慣性中走出来,跨越原有的认知障碍,把目光瞄准在专业性的研究型报道上,利用理性判断能力对信息进行挖掘和观点整合。对公众喜好的新闻产品做好摸底,保持清醒的新闻意识,发挥专业新闻判断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策划报道,力求新闻报道新颖,独具特色,所呈现的方式更有吸引力,也更多元,从而所形成的新闻报道内容与大众心理需求契合,满足他们对信息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

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下,重新对职业角色进行定位,更新融媒体新技术理念,才能适应整个形势的发展,也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三、坚持原则,提升综合能力

新闻记者独有的职业敏锐感、政治意识以及对于新闻报道的价值判断和新闻采写的专业性等这些积累的丰富从业经验都远远超过新兴媒体记者。尽管融媒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新闻报道局面,刚刚进入新兴媒体的记者与已有新闻从业经验的记者存在一定差距,新兴媒体记者是融媒体下的新兴职业人群,正在起步阶段,新闻从业经验较少,对于新闻内容的采写,从如何选择、到把握重点,再到精准处理,与经验丰富的新闻记者相比明显存在不足;入行时间短,写作功底弱,实践经验少,记者所独有的理性判断和认知能力也明显不足。

这使得尚处于摸索阶段的融媒体这一新业态,对于新闻职业的诸如客观公正、导向、信息真实可靠等新闻职业操守的渗透与坚持,更需要新闻记者的融入,传承优秀的采写经验,积极进行交流沟通。专业力量的融入,才能够带动更多的新兴媒体记者树立新闻价值标准,形成强烈的职业意识。尽管移动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但是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的专业主义始终如一,依然是未来融媒体新闻报道坚守的底线。

总之,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尽管原本的角色被模糊和弱化,但是,丰富经验的传承,职业操守的坚持,都给现代新兴媒体记者良好的示范与启发。与此同时,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闻记者自身的有力转型,跨媒体思维模式逐渐形成,视野更为开阔,创新思维更为多元,对新闻内容获取的途径与渠道更为广阔;要努力在融合新闻语境下,加速补充现代知识养分,加强对融合技术的学习,施展个人才能,创新发展,不断开拓新闻生产的“疆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角色融媒体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公示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