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践行“四力”的探索与思考

2019-09-10 19:43张烟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四力媒体

张烟

摘要:媒体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传声筒”,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遵循全媒体时代融合发展的趋势,探索践行“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四力的途径,思考媒体科学传播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关键词:媒体;“四力”;践行途径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四力”,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殷切希望,为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必将激励广大宣传思想工作干部积极作为、开拓进取,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媒体是社会现象反映的重要渠道,也是政府政策得以宣传和普及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应当探究与思考践行“四力”的途径。

一、结合先进媒体技术,践行提升“传播力”

(一)传播力是媒体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

“传播力”是媒体“四力”中的基础力量,也是媒体需要提升的重要业务能力。新闻产品的目的就是让新闻可以广泛传播,让新闻的受众范围更广,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媒体要结合新媒体技术拓宽传播途径。在全媒体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收集主要集中于智能手机上,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对信息的需求。因此,作为媒体工作者需要了解当今大众的媒体取向,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手段的升级。主流媒体必须紧紧抓住传播格局变化的机遇,针对不同受众进行不同新闻信息的编辑,对同一主题进行多样化的媒体形式制作,运用新兴技术让媒体的传播更为迅速,影响面更加广阔。总而言之,利用新时期的新兴技术手段进行媒体制作和传播是媒体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也是主流媒体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笔力”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四力”既是构成本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不断增强“笔力”,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更加接“地气”、聚“人气”。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笔者策划、组织了一档栏目《城市出发——寻找榕城最美声音》。《城市出发》是以广播为媒介的媒体节目,通过对城市人物的记录、采访,与对城市历史变迁的叙述表现出了改革40周年间的巨大变化。通过《城市出发》这档广播节目,利用传统的媒体形式向人们展现出了国家的发展,通过探知历史文化名人留下的足迹,采访了非遗首批传承人评话大师方民忠,让人们听见历史的回响。这档栏目在2018年获福建广播文艺一等奖。

二、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提升公众“引导力”

(一)“引导力”是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同时也是政府政策宣传效果的反映

政府所作出的决策、制定的政策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让大众了解到政府的工作动向以及政策的指向。提升媒体的引导力表现为舆论的引导效果。正确的舆论效果可以引导人民以正确的国家观审视问题,从而集聚人心,增强国家的凝聚力,进一步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二)媒体的引导作用十分强大,然而媒体怎样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提升自身的引导力,媒体工作者在脑力上要进一步思考

宣传工作贵在多想多思,增强脑力,就是要善于思考,让脑子动起来、活起来,提高思考能力和抓问题能力,用高品质的作品引起大众共鸣。

2018年913十四周年台庆之际,笔者编剧并导演了一出舞台剧《听·年华》。笔者通过学习历史文化、思考整理,把电台的元素与中瑞剧坊原有的大型7D情境剧《三坊七巷》相结合,融音乐、历史、情境为一体,让人们听见、看见福州之美。演出地点选择在有着7D演出效果的三坊七巷中瑞剧坊,演出效果反响热烈,加演几场座无虚席。通过主流媒体来进行社会文化的宣扬,引导人们更好地了解国家、了解社会,从而将社会主流文化提升到国民文化的高度。主流媒体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舆论引导责任,通过媒体手段去宣传正确的舆论,同时面对错误的舆论应当立即进行纠正,从而正确地引导大众思维走向,贯彻落实国家政策。除此之外,媒体要注重了解民生和民情,以贴近大众生活的报道方式来引起大众的共鸣,从而提升自身的引导能力,通过事实的阐述反映现今我国社会的现状以及国家政策提出的背景,让国家政策落实得更为彻底。

三、增强国际“影响力”

(一)媒体的国际影响力直接影响国家的形象

媒体可以影响国家和城市形象,但凭借着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也可以及时纠正错误的信息。国际社会的动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各国的文化都是通过媒体传人到国内,同时国内的政策以及发展变化也是通过媒体被国外所了解。因此,媒体要注重对自身影响力的提升,以此树立我国更好的国际形象,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的风采传播到全世界。

(二)在增强“影响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脚力”

不断增强脚力,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要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人民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从而创作出有血有肉、反映基层生活和人民生活的作品。

在2018年七一时,笔者深入基层,到福州仓山临江街道党工委,深入采访了解党员干部在基层的工作状态,创作并导演了一台大型七一汇演音画诗朗诵《党建路上有你有我》。所有演员,都是仓山临江街道的基层党员和913的主持人。在整个排演过程中,他们始终热情高涨、笑脸盈盈。在这场表演当中,国家的历史以及发展变化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通过表演了解到祖国的强大,由此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同时也能提升媒体的影响力。除此之外,针对国外对我国的误解以及错误言论也需要媒体进行纠正,所以说如果媒体的影响力不足则无法纠正错误和引导舆论。作为媒体人不能仅仅将眼光集中于国内社会当中,要用媒体人独有的媒体视角去审视媒体在国际当中的作用及影响力,准确、迅速地把握形势走向,制作出可以正确反映我国现状的媒体信息,增强国家影响力。媒体的影响力不仅仅表现在对国内人民的引导和影响方面,对于国际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因此创新和改进媒体的传播方式,让中国媒体走向世界是媒体人的重任。

四、树立社会“公信力”

(一)媒体要如实反映社会现象

所谓的公信力是指大众对于媒体信息的信任程度,例如一個网站经常发布虚假言论,那么公众对此网站信息无法信任,也就是说此媒体的公信力极低。作为媒体需要代表群众诉说自己的生活及困难,也要如实反映社会现象,从而让公众正确认识到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政策动向。因此,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发展和壮大的基本保障。作为媒体首先应当从民生出发,深刻剖析基层民众心理,反映民众生活,让民众产生共鸣。然后公平、公正地针对社会现象进行报道和反映,树立自身的公信力。媒体在树立公信力时可以借助现今较为流行的媒体传播方式,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主流舆论的传播,把握正方向、传递正能量,更好地促进媒体的发展。

(二)树立“公信力”,要增强“眼力”,聚民心,共创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要承担起使命任务,媒体人必须增强眼力,善观国内国际大势,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创建美好生活。

五、结语

媒体是政府政策宣传的“传声筒”,也是民生问题和社会现象的“镜子”,作为媒体人,要明确媒体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践行“四力”,更好地成为新时代负责任的媒体。

猜你喜欢
四力媒体
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用创新激活主流媒体的内容“四力”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重农抑商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