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读书会

2019-09-10 07:22石恢
新阅读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园林斯基苏霍姆

石恢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还在四川大学读书的史光辉同学,偶然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和《帕夫雷什中学》,产生极大兴趣,于是他向还在家乡重庆做小学教师的陈昌国同学推荐。从此,他们两人在通信和假期见面时间里,有了相对固定的教育话题,他们分别购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几乎全部著作,并在后来持续了长达十余年的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两人促读会”。

21世纪的北京,读友韩乐在参加了一起悦读俱乐部活动后,深受启发,于是和远在老家太原的另一位同学,组织了两个人的“读写会”,她们约定每个月要阅读和交流的图书,并规定坚持每人每月必须写出一篇文章。这样的例子太多,你肯定并不陌生。也许你会想起,自己也曾有过与某一位好友同读一册图书,彼此心心相印热烈交谈的情景。很多时候,自己喜欢的图书,其实并不容易找到同好,只要发现有那么一位,就不禁会欣欣然。正是在两个人相同的阅读中,人们才有了相互的识别。这或许是每一个读书人成长过程中,都难免会有过的经历。但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也可以命名为“两个人的读书会”。

在研究者那里,读书会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学习团体或者一群人。《北京民间读书会发展研究报告》就明确指出读书会“是指三人或三人以上基于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参与,自主开展共同阅读活动的自治组织”。但从读书会最核心的要素来看,其一是共同阅读,相互促进;其二是分享心得,相互讨论。就此而言,两个人之间是完全可实现的。此外还有一个要素,即需要有较为正式和严肃的仪式感,而不是嬉闹或玩耍,如果相互之间有共同遵守的规定,那“两个人的读书会”就应该是成立的。话又说回来,台湾读书会研究者邱天助就说了,即使你的读书会不符合标准,但仍然要挂读书会的名头,“也没关系,又不犯法”。

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曾在多个场合,介绍过日本明治大学教授斋藤孝的一本叫《阅读的力量》的书,其中作者写到自己在高中时跟一位同学建立了一个两个人的读书会,持续了十多年。他们商定每月读一本书,然后定期交谈各自的感想等,直到他们大学毕业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依然坚持定期见面交流,商定共读图书。这里“两个人的读书会”其实可以将之视为一种彼此需要的学习自律,一种成长的仪式与共同记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你本来是渴望有更多的人参与,但却在无奈中只能面对两个人的读书会。比如下面这个小故事:当年北大哲学系硕士毕业的赵聚,在清华大学到处张贴广告,邀请有兴趣的同学来参加由他主持的共读王阳明的读书会,他怀着激动和不安的心情在教室里等待良久。时间过了,却只来了一位胖胖的小伙伴——赵聚问他,读了《习传录》吗?没有。知道王阳明吗?不知道。为什么参加读书会?好奇。但既然来了一个人,赵聚也就开始了两个人的读书会,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通,来人却总是一声不吭,直到邀请一起去吃饭,那人才说好——就这样,这个两人的读书会开始了自己的坚持。后来闻名全国的同道学园,就是由这个两人读书会发展而来,赵聚和这个胖胖的小伙伴姜昊骞,是同道学园的联合创办人。类似这种只面对唯一参与者的情况,在山东威海著名读书会“相聚星期三沙龙”的创办人王肖杰身上也发生过。

美国作家威尔·施瓦尔贝在《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中所讲述的“两个人的读书会”,则是另一种关于生命的责任与亲情的感人故事。威尔是世界知名出版公司的总编辑,得知母亲癌症晚期时,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并自然地和母亲沟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谈起了一本共同阅读的书籍。就这样,在后来陪伴母亲最后的时光里,他们有了“两个人的读书会”。一本本书籍带来慰藉,让母子俩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和理解。正如本书的书封上的那句话:“在生命和情感的尽头,阅读是最好的庇護和救赎,我们悲伤,却并不沮丧。”

独自一人面对世界,会感到孤独。很多人在一起热闹,又可能遗失自己的真实。那么,去寻找一位身边的朋友,去分享一本好书吧。哪怕只有两个人,面对面,读书,聆听,倾吐,也会为我们的内心带来爱与勇气。两个人的读书会,其实是更为普遍的需要。

作者系韬奋基金会阅读组织联合会会长

猜你喜欢
学园林斯基苏霍姆
建筑学园(7)
建筑学园(1)
宠物学园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宠物学园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O.B.苏霍姆林斯卡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