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强化途径

2019-09-10 07:22范一强柴东平张亚军
高教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安全教育

范一强 柴东平 张亚军

摘  要:文章基于现阶段高等院校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设计了一套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调查问卷,利用网络问卷的形式收集了某高校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有效问卷共210份,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尽管绝大部分研究生在答卷中表示曾接受过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并且在日常实验中也比较注意实验安全,但从问卷调查中对实验室安全常识的考察上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集中于对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度低、实验室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知识不足等。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应当走向常态化,在入学后的集中实验室安全教育完成后还应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和实践培训,利用多种形式不断巩固安全教育成果,杜绝各类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安全;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6-0012-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ment of graduate student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this paper designs a set of questionnaires for to obtain the graduate students'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result, this study collected 210 valid questionnaires for master's and doctoral students using online questionnaires.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re also provid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most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state that they have received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they do follow the safety protocols of the experiment in daily life, however, the survey of laboratory safety has revealed some issues. The problem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cognition of laboratory hazards and the lack of knowledge of emergency handling in laboratory emergencies.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indicate that the graduate students'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more frequentl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after enrollment, the regular lectures and practical training for laboratory safety should be continuously conducted for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results of safety education and eliminate all possible laboratory accidents.

Keywords: graduate education; laboratory safety; safety education

一、概述

實验室是我国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研究生开展日常研究的主要场所,近年来伴随科研水平的不断进步,实验室的结构和功能也日趋复杂,这就对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实验室安全常识,还需要通过实践训练,获得实验室化学品撒漏处理[2]、应急逃生[3]等实用技能,同时还需提高学生的危险源辨识能力[4],实现主动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从国际国内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和实际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看,实验室安全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导致了1名23岁的研究助理死亡后[5],引发了美国相关院校对实验室安全教育方法的大讨论,美国《自然》杂志也对世界范围内2400名研究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研究者普遍存在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各类问题,实验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在安全方面的认识也存在巨大差异[6]。我国高等院校在实验室安全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小视[7,8],如2015年北京某高校的实验室爆炸事故直接导致了一名博士后科研人员死亡,教训惨痛。

为了摸清现阶段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基本状况和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建议,本研究设计了一套针对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调查问卷,共采集到了博士、硕士研究生共210份有效答卷,问卷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研究生接受过入学时的研究生安全教育,并且表示在日常实验工作中较为重视实验安全;然而,被调查者在问卷调查中对危险源识别、应急处置等具体细节问题的回答则出现了很多常识性错误,并且部分被调查者也在问卷中表达对目前工作实验室整体安全情况的担忧。本文在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常态化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建立差别化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等建议。

二、问卷的设计与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

在问卷的设计和数据采集上,为了提高采集效率和提高问卷调查质量,问卷只设计了17个问题(可在10分钟内完成),分别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号、手机号(用于有奖答卷的发奖)、性别等四个问题;2. 被调查者对本人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的受教育情况和对其工作的实验室整体安全氛围的主观评价等,共四个问题。3. 在实验室应急设备使用、危险化学品辨识、化学品撒漏、易燃易爆化学品储藏、电气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基本安全常识等九个问题。

展示了本次调查的问卷和参与者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了线上问卷的方式,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问题和进行数据统计,调查共回收有效答卷210份,其中问卷调查参与者的性别比例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比例,男女比例约为2:1,参与者包括硕士生177名,博士生33名。

问卷调查的第二部分是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情况和被调查者对于所在实验室安全情况的主观感受。从参加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情况看,绝大多数(80%)被调查者曾经参加过实验室安全培训,也有14%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接受过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在“是否知道实验室安全员”这一问题上,有30%的研究生表示不知道实验室安全员是谁或者不知道有这一岗位设置。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角度看,实验室安全教育是新生的必修课,而安全員是每个实验室必设岗位。从调查情况看,实验室安全教育基本普及情况基本覆盖到了绝大多数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从被调查者对实验室安全情况的主观感受看,只有56%的被调查者对实验室的整体安全环境表示满意,另外还有16%的被调查者表现出了对实验室安全环境的明显忧虑。从被调查者对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满意程度上看,只有34%的被调查者对实验室安全教育表示满意,甚至有7%的被调查者表示做实验时很没有安全感。从这一部分的调查情况看,被调查者对实验室安全情况和受到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满意情况明显偏低,进一步揭示了加强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为了进一步客观反映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现状,本调查中设置了九道客观选择题,分别包括危险源辨识、化学品储藏与泄漏处理、应急设备使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从整体的反馈情况来看,反映出的问题比被测者的主观感受更为严峻。展示了问卷调查中两道危险化学品标识和危险源辨识的基础知识题,其中回答错误的比例都高于50%,在其他的如导线着火的灭火方式、浓硫酸的撒漏处理、易燃易爆化学品储藏等题目中,回答正确的比例都不高于50%。充分反映出了研究生安全教育仍然在很多方面仍然有漏洞和知识覆盖面窄的问题,仅仅依靠研究生入学时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调查结果的讨论与建议

提出了常态化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建立差别化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等建议。

通过本次对硕士、博士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情况调查的统计结果和反映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和提高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水平,努力杜绝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建立常态化的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目前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开展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新生入学后的集中授课方法,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始研究工作后很少有继续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机会。可以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机制,每学期组织一至两次的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知识覆盖面,警钟长鸣,杜绝侥幸和麻痹心理。

2. 建立差别化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理工科高等院校中,生物、化学、电气、机械等不同类别实验室的危险源识别和实验室安全运行方式具有显著的区别,现有实验室安全教育中还没有进行细化区分,建议在未来实验室安全教育体制中,在集中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后,进行差别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根据研究生在学科的特点开展“量身定制”的实验室安全教育,针对性强且教育效果更佳明显。

3. 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实践。在危险化学品撒漏处理、应急设备使用等不易进行实践操作教学的场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软件(如:Labester)等,通过线上的虚拟实践活动熟悉危险化学品处理以及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学生接受度高,教育效果好。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目前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尽管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的覆盖面较广,但学生在实际实验室工作中的主观感受仍然在安全方面缺乏自信,同时,通过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考察,发现有约一半的学生存在基础实验室安全知识的缺失。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建立常态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实施差别化具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以及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践教育等方法,以期能够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努力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吕长平,周凤莺,何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2):242-244.

[2]杨琴.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索[J].化工管理,2017(10):94-95.

[3]陈容容,魏东盛,靳永新,等.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保障实验室安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32-234.

[4]高惠玲,董鹏,董玲玉,等.基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8).

[5]N.R.Van.A death in the lab[J].Nature,2011,472(7343):270-271.

[6]V. N. R.Safety survey reveals lab risks[J].Nature,2013,493(7430):9-10.

[7]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210-213.

[8]董继业,马参国,傅贵,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行为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0):258-261.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安全教育
浅谈初中校园安全教育
信息技术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