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向何方:《画刊》封面计划创作手记

2019-09-10 07:22龚新如
画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画刊路牌媒介

龚新如

2018年11月,我受《画刊》主编孟尧邀请,为《画刊》2019年5月杂志做封面项目。2019年是《画刊》创刊45周年,这个“封面计划”项目又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出现,让我感觉很有价值。我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看过这本杂志,当时叫《江苏画刊》,它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最好的几本艺术杂志之一。我认为这个“封面计划”是传统媒体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媒介环境变化的一次有趣的改革,也是一个创举。我特别重视这个项目,希望作品能与此次“画刊45周年封面计划”发生一次碰撞而留下痕迹。

封面上完成的這件作品,是以交通路牌的形式呈现的。我把它视为我持续了10多年创作的“在路上”系列作品的一次推进。“在路上”系列创作的切入点是城市的道路和交通,它关注的是城市发展进程里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作品里出现的路牌、斑马线、各类交通符号以及公路风景,是我对图像符号与艺术观念融合的实验和探索,它也表达了我对生命、环境、城市生活变迁的思考和感受。

我喜欢搜集各种图像标志和符号,它们也是我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图像符号在形式上的强度和图像语言的直接性经常激发我的灵感。我在最初考虑这次“封面计划”方案的时候,就设想要用一种强形式感的、图像性的视觉方式来创作。我觉得以封面为媒介来创作,也需要考虑传播的直接性和强度。定下方向之后,我就进一步思考如何去回应《画刊》“封面计划”的命题:艺术家今天如何理解媒体?

我觉得《画刊》作为一本从传统媒体行业一路走到互联网时代的纸质刊物,它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今天的阅读方式改变了,人们已经习惯从网络上获取内容和信息,很少去读纸质杂志了。一本纸刊如何应对技术和传播环境的变化?如何改革?未来的路在何方?我决定从这些问题切入,用路牌的形式和媒介来创作。

在今天,没有路牌指示系统的城市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尤其对于开车的人来说,路牌是我们出行的重要导引。除了导向功能之外,各种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指示牌,还是城市道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因此,我决定做一块《画刊》路牌,来呈现我理解的这本杂志在今天寻求改革方向的状况。明确了具体的思路后,勾了一些稿子,但总觉得不怎么合适。路牌的指示内容怎么弄是个棘手的问题。

一天,我开车遇堵,正好停在高速路牌的下方,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来拍路牌,拍摄出来的路牌角度和透视瞬间突然启发了我,回到工作室我就画了几个草图,在电脑里做了几个角度的尝试,同时用纸板制作了一些样稿,最后有了现在的结果。在形式上,我采用透视手法,将有透视效果的图片用现实的手段直接切割外形,变成一件错觉艺术作品。在材料上,我采用日常的交通反光材料来体现作品的质感,让作品破坏媒介的传统概念,弃绘画性,创造一个有意义的陈述。这个高速路牌的形式,表达了《画刊》走过的45周年的历程,内容突出“画刊”和“45”字样,其他方向都是模糊概念的涂掉的信息,这也表达了我对《画刊》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和期待。

这件作品选择了路牌的媒介方式来呈现,决定性的灵感来自于我在路上行驶时的即兴反应。这恰恰也是我习惯的激发灵感的方式,它很偶然,也很切题。我坚持认为我的作品都是制造“在路上”,但是作品最终以现场还原一个剧场形式,让观众在不经意中把指示牌当艺术品欣赏,甚至未来给画廊或博物馆的作品就是一段道路的场景设置,把交通、道路带进展厅,让无意义的标牌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姿态。

猜你喜欢
画刊路牌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路牌上的号码
智力画刊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该选哪条路?
奇怪的路牌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路牌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