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18:03章筱耿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律动教学有效应用小学音乐

章筱耿

摘 要:应试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一直不受关注,这极大地制约着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部分教师会以灌输指导的方式,要求学生被动学习、盲目思考,根本就不考虑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律动教学,直接导致了互动效果不尽人意,也使艺术教育失去了原有价值。怎样改善这一现状呢?重新认识音乐课堂中的律动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本文对此做了如下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律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思考

引言:

律动指的是跟随节奏表演动作,在良好的课堂氛围里充分发挥主体优势,创造出更高的人生价值。小学音乐课堂的律动教学要求多,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努力进行教学模式的重构、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方向的调整。另外,应该鼓励孩子们突破自我,彻底走出思维局限后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逐渐完善了认知体系,大大提升了自主探究积极性,学生在音乐世界中享受快乐,身心健康成长目标的实现令人期待。

一、律动体验中掌握技能

音乐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动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要求教师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精力。节奏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律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把握音乐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们的职责所在,其重要性不可忽视[1]。另外一方面,通过听音乐、唱歌曲、跟着旋律节奏表演等,都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在实际运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爱上音乐课程。律动教学中让学生找到节奏感是关键所在,通过肢体动作拍打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律动让学生通过自身来感知音乐。如,学习歌曲《长城谣》时,可以设计拍手跺脚的动作来增加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曲风,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划桨的动作来感受划船中的动作和氛围,这样可以更为简单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音乐情感。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在掌握音乐歌曲节奏感的同时帮助学生肢体得到协调锻炼。

二、创设鲜活的音乐情境

目前音乐动画丰富多彩,多媒体教学更具色彩与声音于一体,生动形象,充满吸引力。音乐教师应该让多媒体变成自己的得力助手,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来学习音乐。律动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律动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是课前引导、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同样适用。这一方法主要是选择简单的律动音乐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律动音乐的选择对于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律动音乐往往欢快易懂,节奏比较简单,有了律动音乐的引导,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音乐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律动教学法具有将抽象音乐具体化的特点。如果教师能够把教学与律动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会使小学生更容易接受。律动教学法的融入更能使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但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状态,掌握好课程进度。

三、促进学生的思想教育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育人,在人的形象、形成性格、提升思想品德等方面发挥了推动作用[2]。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机会进行品德教育。如,在《小蜻蜓》一课各种律动表演中,有些同学设计了蜻蜓点水的律动动作,有些同学将双手成拳,并且高举过头,模仿小蜻蜓睁眼睛的律动动作。教师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向学生提出问题:“小蜻蜓睁着眼睛飞来飞去是在做什么。”学生答道:“捉蚊子。”教师则说:“小蜻蜓捉蚊子说明它是益虫,我们必须保护它。”通过这些比较简单的律动动作,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明白生活道理,无形之中对学生加强了思想教育。

四、学生获得愉快的情绪

当孩子围着圆圈跳集体舞时,会因为动作的一致、合拍而感到快乐,那时因为孩子动作是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进行,动作与节奏同步了,若在此活动中,哪个孩子的动作不合拍就会使别人感到别扭、难受。孩子通过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增强了节奏感,常常能合上音乐,与同伴们同步动作,这就会给他们带来愉快的情绪。律动教学是引导小学生人人参与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不断促进听觉、动觉、情感思维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當学生参与这种体系的活动时,会沉浸在一种快乐和良好的自我感觉气氛中,这是一种艺术上的感受、体验和追求。总之,律动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小学音乐教学变得直观,呆板的教学方式变得生动,使小学生学得更轻松,教师教得更轻松。小学音乐教育通过律动起到提高小学生音乐作品情感的能力,促进小学生思维,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意境的作用。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学音乐传统教学是把传授知识技能训练摆在第一位,而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则是将审美作为中心并且从始至终将创造性贯穿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计一些律动。动作是一种悄无声息的语言,学生们通常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展现动作,进一步激起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自由节奏的律动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可以自己设计一些音乐律动。第一,就是设计没有节奏意义的律动,帮助学生按照音乐节奏,通过击打各个身体部位所体现的无意义动作,充分体现音乐节奏[3]。如,学生按照乐句的旋律,可以应用跺脚和拍腿等没有意义的动作进行表达节奏,学生可以在整首歌曲中自由设计,交替进行几种动作。第二,就是设计有意义的律动节奏,具体是指在无意义设计的前提下,促使学生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音乐歌曲,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律动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行为不仅促使学生在音乐行为之中积累积极的音乐情绪,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探索性动作充分感受音乐的创造力。

结束语:

律动教学使学生通过肢体运动实现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避免知识被生硬地灌入学生脑海。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舒展身体,用行动表达对音乐情感的领悟。同时教师一些无法用语言传达的深层情感也能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感受和传达,最终使音乐课堂的价值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文兰.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J].音乐天地,2018(02)34-35.

[2]张晓玲.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律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7(03)118-119.

[3]黄嘉颖.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律动实践[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17(15)49-50.

猜你喜欢
律动教学有效应用小学音乐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幼儿舞蹈教育中的律动教学探究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浅议律动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有效运用律动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