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学校体育教育研究现状

2019-09-10 20:43刘海成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7期
关键词:聋哑学校特殊教育体育教学

刘海成

摘  要:社会特殊学生的需要要由特殊教育来满足,特殊教育就是要增强特殊学生的素质,增长特殊学生的知识,使特殊学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技能,从而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国特殊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已有130多年,截止到2009年,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97所。能够获得教育,对于特殊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与其他学科一样,体育对特殊学生的教育也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体育课程,能够让他们在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同时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克服心理的自卑感,扩大交际范围,培养自信、竞争、团结、友爱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聋哑学校;特殊教育;体育教学

引言:

在全纳教育理念的推动和影响下,聋哑学校的大规模开建,使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聋哑学校体育教育还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情况与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不足、设施不全,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有很大差距,无法满足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的需要;2.体育教材建设不足,教学目标定位与残疾学生体育需求不匹配,体育成绩的评定和体育学习的评价状态散乱,缺乏专门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评定标准和方法;3.体育教师专、兼职比例严重失调,专业化不强,因入职后进修培训机会少、平台欠缺,导致特殊体育教研活动少;4.早操与课间操的组织管理力度弱,“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课余运动训练的开展情况未达到预期效果,校内外与家庭之间体育互动不频繁。

二、聋哑学校体育教育的研究内容

聋哑学校体育教育从宏观角度上来讲,既能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从微观上讲,它对听障学生具有生理补偿、心理教育和疗愈功能。因此聋哑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设不容忽视。目前我国针对聋校体育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体育课开课率与学时数、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学内容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师资与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体育课开课率与学时数

在体育课开课率与学时数上,各省、市之间存在差异。研究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盲、聋哑学校体育课的开课率很低、学时数严重不足,在被调查学校中,只有45.8%的学校能够保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达到每周3次以上,43.2%的学校能够保证每次的体育活动达到30~60min。相比之下,江苏省聋哑学校体育课开展情况较好,开课率达到了百分百,其中88.24%的学校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

(二)体育场地设施

1994国家教委颁发的第162号文件对特殊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做出了明确规定:聋校应有环形跑道和篮、排球场,教学班规模达到9个的,体育场地应达到5394m,教学班规模达到18个的,场地应达到6034m,且至少有29种体育器材。但我国针对聋障学生体育现代化辅助教学设备和普通学校相比短缺严重,尤其是我国特殊教育中器材的常人化特点应该引起重视。此外,对于聋哑学校器材的维护和更新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制度,导致很多学校器材损耗大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因此,学校针对聋哑学生的特殊体育活动因物质条件的不满足而难以发展。

(三)体育教学内容与课外体育活动

在体育教学内容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江苏省聋哑学校体育教学更注重一般性教学内容,对于矫正聋哑学生身体缺陷,提高聋哑学生适应能力的体育教学内容涉及较少。受场地器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苏、锡、常地区特殊学校大多数聋哑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频度较低,难以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羽毛球、篮球、慢跑或散步、乒乓球和游戏是苏、锡、常地区特殊学校聋哑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在对某地区15所地市级特殊教育学校的研究中发现,聋哑学生早操、课间操参与状况和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均不乐观,其中有6.67%的学生甚至从不参加早操、课间操,12.59%的学生从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四)体育师资与教材

我国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相比国外和我国的特殊教育发达省市,还存在诸多不足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虽然教師的教学态度很积极,但是他们学历水平有限,并且缺乏入职后期的培训,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与其他地区相比严重滞后,导致聋哑学生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多有不满。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视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包括手语教学法、听觉触摸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在对低年级听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教学中,他们选择让学生一边游戏一边进行语音训练,也会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

结束语:

简而言之,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虽在逐步发展,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殊教育水平与普通教育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特殊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从体育课开课率与学时数、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学内容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师资与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5个方面总结分析我国针对聋哑学校体育教育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子艳.苏、锡、常地区特殊学校聋哑学生课余体育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8.

[2]董满秀,周坤.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现状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6(2):105-107.

猜你喜欢
聋哑学校特殊教育体育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翻转课堂在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聋哑学校班主任工作之我
聋哑学校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