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护理服务”:贴心多一点 距离少一点

2019-09-10 07:22刘怡然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上门病患宁波

刘怡然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失能、慢病、空巢老人的护理需求也日益增长。去医院做一次PICC护理或进行皮下注射对许多失能、半失能老人而言,除了自己受罪,也给子女增加了麻烦。从医院到家,“互联网+护理服务”缩短了距离,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痛苦,带来的是便利、互惠、舒适。同时,“网约护士”的出现有利于释放多层次护理人才工作之余的能力。

截至今年3月,宁波市已有鄞州、江北、海曙、镇海、北仑、奉化、慈溪等7个区县(市)开展此项工作,入驻平台护士共2013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2151人次。“互联网+护理服务”一步又一步踏实地走出了“宁波路径”。

卫健委

创新平台建设 做患者的前瞻人

“宁波从2016年4月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这项工作。主要是通过宁波云医院平台整合区域内护士资源,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上门护理服务,让宁波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护理服务。同时,我们制定出全国首个‘互联网+护理服务’地方标准《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规范》,填补了国内空白。”宁波市卫健委信息化处处长孙向东介绍道,如何用更加优质便捷的护理服务提升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该工作开展的重点。

因此,依托“云医院”搭建的“熙心养护”微信小程序(“护+”)不仅界面简洁,操作方便,而且采用系统自主接单和人工运营调度相结合的方式,服务体验性强。有需要的病患可以自行或委托家属通过“熙心养护”微信小程序了解“护+”上的家庭护理服务内容、流程、医疗风险等事项,选择服务项目并支付费用。之后护士会通过“护+”接单,入户前致电患者进一步确认需求,并规范开展居家护理服务,全程记录护理实施情况,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完成服务后,患者能够对服务过程打分评价。目前,“护+”紧贴市场需求,共确定了肌肉注射、皮下注射、PICC护理、造口护理、更换导尿管、压疮护理、鼻胃管护理等7项居家护理项目。

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专程调研了宁波“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情况,为国家《“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2019年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浙江省作为“互联网+护理服务”6个试点地区之一。2月19日下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与宁波云医院签约合作,成为浙江省首家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体医院。签约后,宁大附院将对项目的推进给予护理技能培训、护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支持,宁波“互联网+护理服务”将迎来2.0版本。

护士

灵活运用空闲 做患者的贴心人

3月28日晚上5点30分,彭小玲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不会开车的她拜托丈夫驱车25公里送她前往小港街道桥头村——“护+”接单的目的地。6点30分,她带着一次性使用导尿包和护士服,在细密的雨丝中走过村里的小弄堂,敲响了病患家的门。7点,“阿姨,您放松啊,一会儿就好。” 彭小玲干净利落地帮病患更换好了导尿管。7点20分,病患家属在彭小玲的手机页面上签名确认后,她拎上收拾好的医疗废弃物离开了病患家。

今年30岁的彭小玲从业11年,是一位资深的主管护士,而作为一名“网约护士”,她还是网龄4个月的新手。“到现在,利用休息时间,我差不多完成了近30单护理服务。” 彭小玲告诉记者,短短4个月里,她上门护理时遇到的感动和尊重格外多。

她回忆起和一位患者相处的经历时感慨不已。“那位阿姨是股骨头坏死,在床上不能动,稍微动一下就很痛。我每次去,她都很热情,招呼我多坐一会儿,喝点水,当是自己家。給她更换鼻胃管的时候总是觉得很心疼,我尽量放轻动作加快速度,减少她的痛苦。”这位病患的住处离她工作的宁波北仑开发区医院有20多公里,而她仍然选择坚持,去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

在她看来,“现在有上门护理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或是病人特别多。平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让大家不用为换一个鼻胃管就跑一趟医院。以前有个患者半夜胃管掉了,找不到人换,没有办法只能打120。大冬天等120过去拉到医院,换完又送回去,结果老爷子折腾感冒,又受了好些罪”。此外,家里人特别是丈夫对她非常支持,她说:“我老公说他就是我的助理,我去远的地方帮病人护理,他就开车送我去。”多帮助病人,多做点好事是夫妻俩的默契。许许多多的“彭小玲”通过“护+”为患者默默服务着。

云医院

规范服务管理 做患者的把关人

为了尽可能杜绝“网约护士”的安全隐患,宁波云医院逐渐完善了相关保险措施。“护理项目的选择标准是低风险且可在家庭环境开展。”宁波云医院执行院长杜丽君表示,为确保医疗安全,注册护士均购买了医疗责任险,并要求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宁波市护理学会组织的业务培训与考核才能取得上门护理服务资质。同时,为确保上门护理护士的人身安全,除了给她们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服务申请人员需通过公安系统实名认证,并通过O2O服务平台在技术上进行服务位置标记,实现定位锁定。

让网约医疗项目早日进入医保是杜丽君努力的目标。她坦言,目前预约上门护理服务的人群中,绝大部分都需要长期治疗护理,经济负担普遍很重。这些患者前期为了看病已经承担了大额医疗费,50元到80元一次的上门费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经济负担非常大。“能用医保对于上门护理服务工作的推广普及具有重大意义。”

对宁波来说,“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如何在保持优势的同时走得更加稳健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孙向东表示:“今年我们会持续加力。一方面开展综合性医院出院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优化出院患者院后管理、康复指导与延续护理服务;另一方面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家庭病床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为他们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上门病患宁波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超大号病患
一图读懂宁波
外卖与快递
拖起明天的希望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都市“病患”解救包
面对无孔不入的上门推销,我们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