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独家记忆

2019-09-10 07:22严国林
中国工人 2019年4期
关键词:武钢服务业建设

严国林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被称为“共和国钢铁长子”,就是这样一个大工厂,它养活了几代人。

武钢,曾经是属于整个武汉的传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记得,童年的夏天,孩子们在东湖边上游泳,巨大的烟囱冒出来的烟云笼罩了半边天。清早,建设二路的自行车大军和武钢自己的“蓝巴”,像跑马拉松的队员,占了整条马路。

身为武钢的子弟,曾经是武汉最荣耀的身份之一。有的人因为父辈在厂里工作,子承父业,成为武钢工人。

武钢职工的福利,是80后、90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夏天喝不完的盐汽水,红豆绿豆冰棒,冬天发不完的水果,柴米油盐,生活用品几乎全是武钢发的。

在青山区,大部分的街道社区或者学校的名字都有武钢的影子,比如“钢花新村”“钢城十六中”“冶金109街坊”……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红钢城,这里是武钢的核心位置。

几乎所有在武钢工作的人都在红钢城附近,早年工作的武钢员工甚至在这里分到了房子。

走在青山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与“钢”有关的地名,预示着生长在这里的人,从小就与工业之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很多人来说,还没从黄金时代的武钢生活回过神儿,一朝繁华便停在了20世纪末。随着钢铁行业进入寒冬,转折也就此到来。

在红钢城长大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他们离开青山区到更远的地方工作,只剩下一些老人还留在城里。

过去的十几年里,建设二路的拆迁最为迅猛,建设起来的武商众圆广场代替了红钢城,成为青山区最为繁华的地方。

2016年,武钢裁员的消息充斥着各家媒体的版面,生长在红钢城的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武钢会以这样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也是在这一年,武钢和宝钢合并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

宝武联合重组以来,在中国宝武“一基五元”战略引领下,武钢集团积极谋求改革转型发展,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城市美好生活服务商。此后,武钢大力发展服务业,开辟治理污水排放、环境建设等业务。

从“制造业”转型“服务业”,跨度极大。公司从上至下纷纷回炉充电,白天上班,晚上请来大学教授和专家上课。在深度参与城市环境改善建设的同时,企业效益节节攀升,武钢似乎又活了过来。

老牌国企的员工技术过硬,责任心强,从武钢派遣出来的工人并不是没有去处,绝大多数都在一线工作。在招聘会上,许多公司愿意放宽年龄上的限制,去吸纳武钢的人才。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武钢给予武钢人的不只是物质上的生活,更多的是能力上的“养活”。

1958年,随着武钢一号高炉第一炉铁水喷涌而出,开启了几代武钢人为工业化发展的奋斗之路。如今,青山区的一砖一瓦都見证了武钢的历史变迁,红钢城的每一处拐角都成为这座城的独家记忆。

对武钢人来讲,武钢并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60年后的今天,武钢人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猜你喜欢
武钢服务业建设
寒露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武钢今昔
风暴中的武钢“雪上加霜”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