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2019-09-10 03:25卢素辉
高考·中 2019年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室

卢素辉

摘 要:为了适应部编新教材核心素养的需要,适应“活”起来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必须对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优化,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内容;二是加强学法指导,优化教学过程;三是课堂中体验生活,优化教学效果;四是让课堂走出教室,关注生活,结合实际,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学策略

为了适应部编新教材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地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改革的内涵,积极投身于改革的浪潮中。在教学中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道德与法治课“活”起来,让学生感兴趣,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在初中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做了几点尝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教学内容

要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需要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效的结合,传统的教学工具主要是黑板、粉笔和一些纸质材料,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工具来展开教学,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多是些抽象的知识,还有些知识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单调乏味,学生或许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需要通过一些直观的、有趣的材料来表达这些知识内容,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需要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例如进行一些图片的展示和音乐的播放来辅助教学,利用这些手段来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使课程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它能把教材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直接动态地展示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眼、耳、脑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让主动学习成为常态。

如我设计了《善交益友》多媒体课件。一幅幅图片、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措施让学生在观赏的同时,充分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识,同时也把它们融入到种种现实生活中去,使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得到升华。例如,我在讲“拒绝诱惑”时,我将《温水煮青蛙》、《黄、赌、毒相关知识与危害》、《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等相关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方面充分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另一方面对拒绝诱惑展开讨论,人人制定出抗拒诱惑的计划书。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学到了相关的技巧,而且提升了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加强学法指导,优化教学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而科学的学习方法,能让他们终身受益,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要求学生根据相关问题或主题去查询资料、信息,特别是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先进的方式去获得信息,然后整理利用这些信息来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为了了解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可以让学生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以及阅读大量的参考消息。阅读之后,我让学生摘取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加以讲解,和大家共享。比如说,在讲到法律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保障的时候,我在网上找了几年前网上流行的那句话“我爸是李刚”相关的材料,然后让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用这个案例告诉同学们,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不管你职务的高低,不管你功劳的大小,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同学们言辞之激烈,让人震惊。就这样,学生已经深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探讨中,不再是只停留在表面,既避免了枯燥,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三、课堂中体验生活,优化教学效果

教师在凭借教材的基础上,要把生活材料作为教学的新资源,引导学生对道德素材进行深刻的价值分析和心理体验,激发其道德情感,达到悟理的教学目的。教师要精心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动情、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验、感受,获得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的发展。如我教学热爱劳动内容时,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带来了针、线,买来了四季豆、青菜,你们想试试自己的劳动能力吗?比比看谁的家务劳动做得最棒!同学们听了,个个跃跃欲试。劳动一开始,教室里非常热闹,有穿针引线的,有择菜的,有的同学开始不敢参与,后来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也动起手来,参加了自己喜爱的劳动。虽然,有的同学做得不是很好,但是,看得出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所有的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家务劳动的乐趣,又学习掌握了做家务劳动的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然真实的注入了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让学生体验如何做家务劳动,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及课堂氛围形成一个广阔的舞台,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形成生活体验,让生活体验升华为学生的追求。

四、让课堂走出教室,达到教学目的

让课堂走出教室,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真知。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局限在小小的教室里,新课程改革中,“活”起来的道德与法治,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是要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并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授课地点不仅仅在教室,可能在操场,可能在某个街道。如在讲授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我带领学生走出了教室,走出了学校,将学校周围的白色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让学生自己感受身边环境的变化,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获得真知,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保护环境的原因、重要性,然后思考保护环境的方法。这样轻松自然地就在实践中获得了理论知识,并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只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善于钻研,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课堂,道德与法治课就能越来越受学生欢迎,就能越来越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室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不要在教室打闹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