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对教师思维素质的要求

2019-09-10 05:44孔令飞王雨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教育

孔令飞 王雨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进行一切创造活动的必要前提,其根本特点是要突破思维定式,具备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创新能力的强弱。创造性思维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优质的发散思维上,要培养教师的思维素质,就是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维方向的多维性、方法途径的多样性、信息交流的多向性。

关键词:思维素质;创造能力;教育

(一)答案结论不要唯一 ,坚持思维方向的多维性

为了片面追求高的升学率,传统的教学,从教学指导思想,到教学方法,到教孚手段,到训练方式,到评价方式,一切都围绕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进行,教师的教与学都为这个功利性目的服务。这种存在严重功利性的“应试教育”,使得老师在教学中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于是,教师给任何问题都做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按照這个标准答案背诵即可,这种,考试领导下的教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完全被抹杀了。请看两个例子:某试卷上有题: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到:变成了春天。可就偏偏他不及格,为什么?因为老师的答案是:变成了水!再一题:“冬天雪在干什么?”有个极有想象力的学生回答:在和大地说话。这个答案多漂亮,就像是个美丽的童话,可他也偏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老师的答案是“静静地飘”或“随风乱舞”。

爱因斯坦曾经沉痛地回顾:“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是否愿意,都得把有用无用的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考试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至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就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这也适用于以复述为重心、以同意答案为标准的中国式考试。

这种为了追求考试能够得到一个好的分数,面对一个问题,总是以追求符合答案为目的,而传统的考试也是以一个“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水平的,学生不敢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创造性思维就完全被扼杀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没有活力,无用的书呆子。“书呆子干不了科学的事业,因他不会用手去实验,不会用手去创造。”

长期以来追求答案唯一的中学教学, 使广大学生形成了“线性思维”的习惯,而世界万物丰富多彩,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维水平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不同,坚持思维方向的多维性,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按自己的思想去思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方法途径不应统一,讲究方法途径的多样性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得出不同的答案,这就体现了思维方向的多维性,但是,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求对问题的实现方法途径不应统一,而应讲究方法途径的多样性。

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交给学生,然后,学生按照教师所传授的方法,得出教师所预计的答案,而不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由于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教师不能要求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统的,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寻找解决的各种方法,否则,就闭塞了思维。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它是在独特地、新颖地解决新异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拘泥于传统的唯的方法,善于另辟蹊径。学生不拘泥与教师的方法,自己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加速更替,学校教育提供的知识结构是远远不够用的,故培养学生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思维能力显然比传授给学生一种方法更重要, 使养成创新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方式,注重解扶问题方法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在不断变化的世 界中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

“条条大路通罗马”,问题的解决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能要求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唯一”,更不能传授给学生一种解决方法,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在寻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始终主动地,坚忍不拔地追求新知,永远探索前进。

(三)信息交流不能单向,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

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单向的发出信息,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这种信息的交流就是一种单向地“发射一接收”, 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也被忽视。

师生之间完全单向性“发射一接收” 式的信息交流,容易造成学生独立思维精神的缺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也不利于学生思想的交流、思维的发展。教师建立多向性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各种思想互相交流,碰撞,促进师生双方的思想和思维的完善。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采用“多向信息交流的模式”,即教学中不仅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而且还要组织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如进行对话练习,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等。教师在进行“讲授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的同时,还要进行“谈话”式的双向信息交流、“质疑”式的信息反馈、“讨论”式的多向信息交流、“探究研讨”式的综合信息交流,使这几种方式有机结合,达到教学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送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教师应该在教学和科研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今的学生认识外界事物的手段和途径增多,有可能在思维方式知识内容等发面超于教师,教师应吸收学生思想中优点长处弥补自己不足,更新自己思想:科研是对教学工作的深化,教师要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学科前沿、思考改革内容、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陶伯华、朱亚燕,(灵感学引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版,第280页.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三,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19页.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