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研究

2019-09-10 05:44李艳秋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策略探讨高中物理

李艳秋

摘 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物理是理科综合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同样由于物理知识不易理解,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就需要老师适当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进行物理学科的深度学习。但是很多老师对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感到苦恼,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策略探讨,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實验教学;策略探讨

国家设立理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发展,在这其中物理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所以学好物理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物理学科的知识难度和深度比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遭到学生抵触。为提高学习效率,适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将知识具象化是最简洁的办法。但是很多教师对具体的实施策略把握的不够准确,甚至是与理论支撑的状态。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案,希望可以为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有效建议,并借此提高教学效率。

一、实验教学与习题教学相结合,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教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所以老师在教授完相关知识,完成实验教学后,还应该对相应的例题进行讲解,并对学生不了解的知识,加以记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梳理考点和题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将实验教学、理论讲授和习题教学相互割裂。理论讲授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物理知识网络,为日后的物理教学创造便利条件,实验教学使学生直观的感受知识要点,习题教学巩固学习内容,提高近题素养。比如,在讲《多用电表的原理》相关内容时,在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讲解后,学生明白多用电表的内部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老师再设置一些习题进行相关巩固,这样不但使内容没有那么抽象,实验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例题“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一个试探电荷q,已知q到Q的距离为r,问正点电荷对试探电荷的作用力有多大?试探电荷处电场强度有多大?电场的具体方向?”,为方便学生理解题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画出相应的电场分布图形,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电场的分布,同时多媒体的使用也使课堂教学活泼生动。教师应该适当进行分层教学,并适当进行相关的物理知识的拓展,针对学生个体能力差异,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应该以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为主要目的;而对于一般学生老师应该布置一些普通的问题,巩固学生的相关知识;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可以出一些高难度拓展类问题,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强物理逻辑思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方式,避免被解读为歧视教学,尽量做到一视同仁。

二、验证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相结合,鼓励创新实验设计

在完成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验证型实验,适当的增加探究型实验和拓展类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如,讲解机械能和能量守恒这一部分的时候,做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后,为了帮学生搞清楚能量守恒和转化过程,可以设计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加以探讨,如“们在进行太阳取暖时的能量转化形式?转化过程?能量的去处和能量链?”。学生可以就这样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讨论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加深对能量守恒的理解,还能够纠正认知误区、活跃课堂氛围。

在完成教材给定的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改进实验原理和装置,或者重新设计实验原理,设计创新实验。每一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和过程设计,教师通过展示这些方案和对不同的实验方案的分析和探讨,提高了学生的严谨的科研态度,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这也培养科学探究素养和科学态度,为学生的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灵活度比较高的教学方式,避免了填鸭式教学,也践行了发现式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形成性评价也缩小了优劣生的差距,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探究学习方式

引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接触到前沿科技和科研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实验过程拍摄下来,反复观看,探讨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测量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数据的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不局限于高中教材给定的工具,尝试其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像手机,数码相机,软件工具等。引导学生应用科技手段,锻炼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渠道,更加能够响应信息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另外,在在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时,老师可以将任务分成模块,小组分工合作,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提高合作意识。

四、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对实验的教学评价可以不唯分数制,采用多维评价体系。提出多个评价参量,如参与积极性、数据处理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实验方案创新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等。这样多维的评价体系,不但能够客观的评定学生的能力,更加能够体现不同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个体差异性。不但避免了传统的分数终结性评价对分数低的学生造成的挫败感,也鼓励了学生的全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学习效能感。每一个评价参量,在做具体评定时,减少等级性或者分数的评定,增加建议和指导类的语言评价,不但能拉近师生距离还能够使学生精准的把握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努力改进,切实的提高学习成绩,锻炼学科能力,提高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首先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与学生共同设计相关实验;其次,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拓展学生课外知识能力;再次,设置课堂讨论环节,活跃课堂气氛,适当进行课外拓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合理的监督学情,调整教学方案。

物理教学在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学科和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以研究者的身份不断的探索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丰富跨学科的知识理论体系,从而更好的进行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 宋敬东.例谈高中物理中能量守恒定律问题的解题策略探究[J].中学物理,2014,(17).

[2]周民革.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探讨[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1(8).

猜你喜欢
策略探讨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实施探讨
探讨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策略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