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2019-09-10 07:22蒋溢峰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0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双一流内部控制

摘要:本文主要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为主要依据,从加大财务内控重视力度、全面实施财务内控制度、制定财务内控防控策略、增强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效率。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校财务内控十分重要,其不但和高校可持续发展有关,还和高校核心竞争力有莫大联系。为此,相关部门需加大高校财务内控力度,通过采用有效的手段,保证高校财务内控水平,提升高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实现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着重阐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

一、高校财务内控需要遵守的几点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工作贯穿于高校财务活动始终,对高校财务活动实施系统控制。尤其是在财务决策、落实、监督等阶段,一定要将财务内控贯穿到财务活动的实际业务之中。

(二)重要性原则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需要以全面控制为主,重点关注重要经济活动的风险问题,其中包含业务事项与高风险领域,在该过程中同时兼顾效益和成本,通过合理的财务内控成本实现预期的财务内控效果。

(三)制衡性原则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在权责划分、组织设置等方面要形成互相制约的局面,坚持不同财务岗位间权责明确,不相容的组织互相分离。另外,还兼顾财务内控制度的落实。

(四)适应性原则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内控制度需满足国内外相关标准及高效本身发展现状,且重点考虑内外部环境,尤其是学校运营管理的创新,据此不断优化财务内控制度,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利益性原则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控需要做好成本和效益权衡工作,实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高校财务内控的主要目标

(一)确保高校内部资产安全

实际上,高校的资产是否安全完整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高校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条件。行之有效的高校财务内控,需要给高校资产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所以,确保高校资产安全将为高校财务内控目标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二)确保高校合规运营

财务内控需要高校将发展控制在国家法规允许的框架中,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从外部环境对高校运营管理进行规划。例如提供真实且完整的会计核算原始资料,依据相关规定合法合规应用办学经费等。

(三)确保高校财务报告与有关信息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高校相关考核也是以财务信息为基础,而具有较强真实性与完整性的财务信息可以给高校财务管理提供有利条件,能够实现全面监控高校财务运行,第一时间修改发展之中所出现的问题。另外,高校对外提供具有较强真实性与完整性的財务信息,对提升学校诚信度,公信力与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是维护学校良好声誉的关键点。

三、高校财务内控存在的几点不足

当下,高校财务内控还存在的几点不足,如对财务内控重视力度不足、财务内控工作效率有待提升、财务内控风险防控策略严重匮乏,具体如下。

(一)对财务内控重视力度不足

市场经济改革力度的加大,使得高校财务面临诸多挑战。现阶段,我国高校所实施的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不能将高校的实际效益及办学费用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来,尤其是公立的高校,基本上都是依靠财政拨款运营发展的,很容易将财务内控忽略掉。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加大,资金来源路径越来越多,呈多元化趋势,而高校的财务活动的业务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但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却远远落后于高校的创新发展,只有结合内控规范的实际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内控工作,准确地将高校财务内孔结构制定出来,积极地落实到以后的财务内控工作中去。

(二)财务内控工作效率有待提升

我国法制建设的增强,高校财务部门对内控知识的研究也有所加深,但就当前已经落实的与高校财务内控有关的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少之又少,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高校财务内控法律体制体系。尽管现有的内控法律体系在行业的方面做了对应的规定,但缺少专门针对高校财务内控的法律体系,导致高校只能在当下法律体系的基础上自行构建满足要求的财务内控制度,但因为欠缺经验及对应的政策支持,让高校自制的财务内控制度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所以不能保证其存在的作用完全地发挥出来。

(三)财务内控风险防控策略严重匮乏

立足于国家政策和内外部环境,高校当前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高校项目决策及资产处理频繁,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强,往来资金数额的加大,让高校财务管理风险发生率更密集,频频出现高校违规的事件。尽管高校财务制度会依据高校财务情况转变而进行优化,但是因为制度制定和实施的落后性,高校财务内控制度无法把高校财务事项及活动皆纳人动态监控范围中。在高校财务内控风险防控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策略,无法规避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

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方法

结合上述几点不足,相关主体可以从加大财务内控重视力度、全面实施财务内控制度、制定财务内控防控策略、增强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这几方面进行全面优化,以提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具体如下。

(一)加大财务内控重视力度

因为各个高校的办学层次和规模有所不同,需结合内控规范等有关法律的要求,立足高校运营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时制定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并把其贯穿到高校财务经济活动始终。这不但是对现行财务内控制度的创新与优化,还是为了控制高校财务管理风险发生率,加强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一定程度上给予高校财务内控高度重视,是强化高校财务建设的有利条件。

(二)全面实施财务内控制度

实际上,高校财务内控效果和内控运行情况息息相关。高校内部相关部门制定了内控制度之后,只有把其应用到高校财务活动之中,才能对内控运行效率进行衡量。高校财务内控制度需要保证和其他财务制度互相不违背,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财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其在财务活动之中的独特优势。提升高校财务内控制度的应用效果,才能保证财务内控制度有序落实,及在应用中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与监督。

(三)制定财务内控防控策略

随着高校财务活动内容的不断增加,相关人员需要结合活动类型,制定满足高校财务内控需求的风险防控策略,重点在于事前监控、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结合高校资金出人、资产处理以及项目决策等业务活动,制定行之有效的审批流程,且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参考现行的防空策略,随时随地接受监督。而高校财务活动的具体业务,均有与之对应的财务内控策略做支撑,有对应的政策做依据,方可有效地减少高校财务活动风险。

(四)增强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

在新时期大数据化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合理应用现代计算、信息技术,通过构建信息平台,增强信息交流,且依据“高校信息公开实行方法”的具體要求,共享高校财务信息。学校需要拿出部分资金投人到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提升财务信息化管理效率,而财务内控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可以应用当前的网络平台及资源,增强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质量,并以国内外发达国家的高校内控信息化建设方法为出发点,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动高校稳定和谐快速的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财务内控重视力度不足、财务内控工作效率有待提升、财务内控风险防控策略严重匮乏,通过具体分析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为了提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效率,全面优化上述问题势在必行,有关主体可以从加大财务内控重视力度、全面实施财务内控制度、制定财务内控防控策略、增强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方面着手,保证高校财务内控工作的实效性,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卫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财务管理优化措施分析[J].财会学习,2019(28):14+16.作者简介:

蒋溢峰,南京林业大学财务处,江苏南京。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双一流内部控制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