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谈”何容易

2019-09-10 15:27吴锦华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启迪

吴锦华

摘 要: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文从重视培养学生开口“谈”数学入手,课堂上给学生以主体,鼓励学生去质疑、猜想、讨论,对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规律和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谈数学;锻炼表达;理解概念;扩散;启迪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培养“说数学” 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培养“说数学” 能力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开口“谈”数学。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好好地说说、谈谈呢?

一、“谈”的主体。

1、个人“谈”。

现在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在提问的同时要尽量把发言的机会留给学生,多让学生有时间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想法后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年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一开始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列式计算方面表现非常好,但只要题目要求“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们就举手投降了。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每次讲完一个知识点,我都很注意让学生自己谈想法,自己提问题。

2、小组“谈”。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教师要注意调控,不要让小组交流变成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 更不要只让成绩好的学生高谈阔论,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让合作交流趋于形式。对于一些独立思考有点难度,但又不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讨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同桌或二人一组的形式讨论,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讨论形式。

3、全班汇谈。

全班汇谈是在学生进行个人谈,小组谈之后的交流和汇报,全班汇谈可以使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可谓:集思广益!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谈,都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补充,要鼓励争论,增强学生共同努力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谈的内容。

1、“谈”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系统性与抽象性的学科,各知识点是一门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抓住重点“谈”,将有效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

如: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中,商中间有零的情况学生最难掌握。于是我在出示例题后先让学生自己试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这时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的意见:①714÷7=12、②714÷7=102、③714÷7=120……,接着一场激烈地争论开始了。通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当除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时商就写在哪一位上,如果不够除,要用“0”来占位。学生在深入的讨论中把重点内容深深地印在头脑中,形成了自己的经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2、“谈”的问题要经过精心设计。

设计好讨论的问题是开展有效讨论的关键,问题过浅,没有讨论的价值;问题过难,学生无法讨论;问题过散,学生难以把握;问题过大,学生无从下手,难以弄明白。因而讨论的问题要具有思考性、多因素性,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我给每个四人小组都准备了几个不同的四边形,其中包括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两组对边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对这几个四边形进行分组并且说明分组的标准。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动脑、激烈的讨论,最终出现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即⑴分成两组:①兩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②其它的。(2)分成三组: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③没有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对于学生们的这两种分组方法我都给予了肯定,根据上面的分组情况同学们很容易的就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同时能够准确的掌握其特点,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3、“谈”的过程中要扩散学生的思维。

质疑是学习的敲门砖。在课上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质疑,如果学生提不出疑点,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质疑。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年、月、日”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能够根据年历或以某个闰年为参照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我进一步提出:“如果没有年历,也没有任何其它条件,你们要怎么直接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展开了积极、深入的讨论。一段时间后,同学们总结出:用某一年的年号除以4,如果除完后没有余数,说明这一年是闰年;如果除完后有余数,说明这一年是平年。最后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1900年是闰年吗?为什么?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研究。”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但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变得比较灵活,运用起来也会感到轻松,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4、“谈”的最终要注重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因此,教学的最后,也让师生以“谈”的形式来评价、结束课堂教学,对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规律和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整十数进位加法口算》一课时,我设计问题充分让学生“谈”,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把计算80+50的方法告诉我吗?”孩子们表现得兴致极高,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因为8+5=13,所以80+50=130”;有的说:“8个十加5个十等于13个十,是130”;还有的说:“把50分成20和30,80+20+30=130”……这时,我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说:“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以后啊,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中,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了。”

事实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开口“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2]、冯如芳 《让数学题“开口”——谈数学语言教学》2012.05教法研究.

[3]、林少芬 《如何在课堂中实现精彩的互动》2017年第一期《揭阳教育》.

猜你喜欢
启迪
智珠2则
北京冬奥会NTO之旅,启迪教研工作
一朵小红花
王济武 启迪低调控盘千亿资产
论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启迪
国外新能源发电技术开发及应用的方式对我国的启迪
哲学与人生刍议
四年坚守的启迪
拥抱改变
音乐之人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