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武术教学“健康·健身·健美”三步曲理念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20:52修红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健身武术教学健康

修红

摘要: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武术教学,本者认为树立“健康·健身·健美”三步曲理念比单纯的研究学法和教法更为重要,在与时俱进的今天的大环境下,加强这方面的实践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主要从“健康·健身·健美”三步曲理念出发,力求达到武术教学中由“被动学”变“主动练”的效果,使我们中华传统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职;武术教学;“健康·健身·健美”三步曲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未来将是社会占比比较大的最基层的劳动者,他们的健康状况也是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因此充分运用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两年半时间,让学生树立“健康·健身·健美”三步曲理念,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惯,是我们每一位中职体育人的终极追求。

在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几千年风雨历程的中华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儒、道、墨等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医学、兵法学、宗教学等文化内容为内核的,以高、难、精、美等形态特征为外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性体育项目。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全民健身指南》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健身“说明书”中指出:“中国传统运动的武术套路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机能。”这对中华武术的传承是一个利好的文件。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传统武术教学更有利于形成“健康·健身·健美”三步曲理念,以达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以下是笔者的实践研究过程,今天在这里写出来,以期与同仁们共同探索中职中华传统武术教学理仿的形成。

一、“健康”理念的形成

中职体育课全称是体育与健康课,因此体育课担负着维护和提升学生健康指数的任务,我们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首当其冲应该对学生的健康提升尽到自己的义务,应当把这项工作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去做。筆者和她的团队,为了更好地树立中职学生的健康理念,做了大量工作。首先统一为参研的四所学校的中职学生编写了高一年级使用的健康知识的单元授课计划,从而在高一时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健康的相关知识,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并从宏观的角度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自己喜爱体育项目在业余时间进行锻炼,从而维护自己的健康指数。其次,从微观的角度上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借国家教育部弘扬传统文化的东风,将中华武术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利用武术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是一个良好的途径。在引导学生爱国情怀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习练武术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对自己的健康有益,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我们国家武术的习练人口,为这一中华传统项目早日成为奥运项目而尽自己的一份力。

二、健康基础上的“健身”理念的形成

利用地方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传统武术的授课,比我们空洞地去谈健身教学的效果要好还多,笔者和她的团队深入挖掘大连地方的武术特色,制定了武术的乡士教材,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参研的四个学校的学生明白:大连是闻名全国的通背拳之乡,自上世纪20年代修剑痴大师来连传拳以来,已经历了近百年的传承,修师在大连门徒众多,林道生是修师晚年最得意的弟子,修师撰写的《五行通背拳谱》等一手资料都交于林道生保存。通背拳,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体育。大连民间的武术氛围比较浓厚,截止到2017年底,大连成功举办了20届万人太极拳展演,并连续举办12届国际武术文化节和老拳师才艺展演。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开展地方特色的武术项目教学,能大大提升学生的习练兴趣,很容易让学生在健康的基础上明白,健身是健康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而更快地树立运用武术“健身”的理念,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主动积极地习练武术,让武术这一中华传统项目在我们习练的过程中真正大连生根发芽,得以传承。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树立能终身运用武术进行“健身”的理念。

三、健康·健身基础上的“健美”理念的形成

通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武术体育教学实践,笔者和她的团队发现,运用习练武术让学生拥有了健康提升方法,并找寻到了能让自己健身项目的同时,学生们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开始关注自己身材的“健美”,这时我们的教师们就应因势力导,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习练的武术项目,是套路,还是散打,还是兵器等等。这时候适合利用体育活动课和社团组织进行“一生一策”的指导。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对学生将来进入企业,能运用武术这一传统项目进行习练,以达到自己追求“健美”的身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是笔者和她的团队利用中华武术这一传统项目进行“健康·健身·健美”三步曲理念的实践研究的几点经验之谈,希望能与各位有志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仁们共勉。“健康·健身·健美”三步曲笔者认为将是我们未来学生形成健康发展理念的三步曲。能让学生最终做到运用我们提供的通道,达到终身体育,健康快乐生活一生,是我们每个体育人的毕生追求。

参考文献:

[1]段成青,张健.中职教育武术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 (6).

[2]刘彦忠.锦州市普通高校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

[3]郑国荣.从“终身体育”视角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 (12).

猜你喜欢
健身武术教学健康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以游戏为主打造趣味体育课堂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