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课中语言训练之探索

2019-09-10 00:33王志红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语言训练语言表达阅读教学

王志红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课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课更是担负着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责任。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内化语言、仿写语句、阅读名著等方式展开语言训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言训练  语言表达

语文是通过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过程来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所以语言的学习需要在大量的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语文阅读无疑成为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最主要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的优秀阅读资源,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朗读课文,内化语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朗读是最基础的内容,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字词,提高语言叙述的连贯性。同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阅读资源上的拼音,还可以认识更多的字词。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基本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有利于接下来更好地学习。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文,大部分都具有文本简短、文意简单、语言优美的特点,这些课文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不是很困难。所以教师不要先分析课文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而是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多读几遍,然后再抛开书本,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都讲了哪些内容。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然后通过适当的引导,逐步培养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例如课文《小小的船》,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儿童诗,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本篇课文想象奇特,插图又十分生动形象,可以引起孩子对夜空的无限遐想,以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这首小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童趣,容易激发出儿童朗读的兴趣,可以充分发散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先示范领读两遍,然后让学生齐读几遍,最后让学生大声朗读几遍。朗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中都写到了什么,一些学生会说写到了小小的船、像小船的月儿、尖尖的小船、蓝蓝的天等,此时教师可以适当给予这些学生鼓励,让他们继续踊跃回答问题。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小诗主要讲了什么,说多说少没关系,只要能连贯起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这首小诗拓展一下,比如说说“我”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时,都在想些什么?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小诗编成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然后请学生表演,这样不仅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让其他同学更有兴趣参与学习。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回家后给父母讲一讲这个故事。通过这种复述和表演训练,可以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并运用到生活中,让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可以慢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根据课文,模仿语句

在复述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之后,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仿写其中的语句。语文教材的编写和课文的选定,是无数专家学者花费大量时间完成的,符合小学各阶段学生的语言发育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丰富多彩,语言优美生动,具有很好的示范性。教师应该紧紧切合课文中的语句和段落,引导学生模仿,展开语言训练。

例如課文《秋天》,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和天空等事物的特点,通过描写树叶飘落、大雁南飞等现象,写出了秋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这句话,描述一下冬天或春天的景象。有的学生会说:“天气冷了,小河结冰了,一条条小河不再流淌了。”有的学生会说:“天气暖和了,小树发芽了,一颗颗小树变成绿色的了。”再如课文《葡萄沟》,通过形象的描写介绍了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这句话,仿写本地的风土人情。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些提示,如我们这儿五月有樱桃,六月割麦子,九月收玉米,十月份有苹果、香梨和柿子等。学生就可以说出:“××省有个地方叫××,这里出产很多东西。五月有樱桃,六月有小麦,九月有玉米,到了十月份,人们喜爱的苹果、香梨和柿子都成熟了。”通过这种仿写训练,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还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外拓展,名著阅读

在阅读课的语言训练中,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是语文教材中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阅读课和训练时间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于课外书籍,引导学生阅读,从而加强语言训练的效果。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名著,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名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可以选择《稻草人》《蝴蝶 豌豆花》《第一次发现》《千字文》《中国神话故事》《格林童话选》等书籍。

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微信群,及时推送有关阅读书目,家长可利用晚上或周末的时间监督孩子阅读。教师组织开展“30天好习惯养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今日养成的好习惯,将来会成就自己。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监督,让学生逐渐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学生在名著中学习到更多的好词、好句,学习到更优美的语言和表达方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课的教学中,语言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内容,仿写语句;课外拓展,名著阅读。通过这些方式的运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策略[J].语文天地,2016(10).

[2]吴安.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想象说话训练的实践研究[J].新教师,2016(9).

[3]胡婵娟.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J].科学咨询,2016(37).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语言训练语言表达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
小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