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家委会该如何发展

2019-09-10 07:22
关键词:家校家长学校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家校合作的逐步完善,家委会在家校合作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教育部建立家委会的初衷,旨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在学校与家庭之间进行沟通。同时,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立家委会,目的在于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在家委会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实中一些家委会竞选,异化为一些家长的“名利秀”“关系秀”,不仅有悖于组建家委会的初衷,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家校合作关系。近来,一些学校家委会利用班费宴请教师、帮助学校强制征订校服等主动作为,更引发网友热议。中小学家委会应发挥什么作用?管些什么事情?自身如何管理?本期,我们一起倾听老师们的声音!

携手前行,家校共赢

徐文文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步,推动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环节。随着我校家校合作的逐步完善,家委会在家校合作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校家委会的主要职责有: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及时向学校或校家委会反映家长的要求意见、建议;协助学校加强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从孩子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配合学校家庭教育讲师举办专题性的讲座、研讨会或沙龙活动;“家长进课堂"教育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进人课堂上课等。

通过家长课的开展,我们学校的家委会不再是一种形式。家委会和学校家庭教育宣传小组一起合作,针对各个年级学生发展特点设置家长课程,使我校的家长课程更加体系化、科学化。我们学校的家长们有了一个新的渠道去获取科学育儿的知识,家长们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再单纯的依靠学校教育,知道家庭教育一定要和学校教育相配合。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给孩子塑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面对亲子关系中的问题,不再简单粗暴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尊重孩子,更多的去和孩子沟通。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探索如何通过家委会带动家长发挥对孩子教育的作用,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真正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创设学生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在教学和实践中,积极探索举办家庭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总结提升经验,努力使我校的家庭教育工作步人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与家委会的合作,定期、定点进行研讨或沙龙活动,從学生实际出发,及时更新我们的家长课程体系;争取区域配合,邀请本县区内更多的家庭教育讲师来我们学校送课,学习更多先进的教育知识。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尽管目前我们还有很多课程不够细化、深刻,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通过家委会继续进行家校合作,用心去做,坚持去做,就会使我们的家委会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让农村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摒弃“名利”和“关系”:呼唤家委会初衷

李昀杰

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这是家委会建设的初衷,也就是说,家委会应当是学校的帮手,孩子的助手,家校的桥梁。家委会成立的初衷是好的,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实中一些家委会竟选异化为一些家长的“名利秀”“关系秀”,一些学校家委会集体宴请教师、帮助学校强制征订校服,更有甚者,一些家委会把家长之间资源、关系、实力当做比拼的战场,让本来和谐、温馨、友爱的家委会成为了世俗的“名利场”“关系网”。

这种变味的家委会首先破坏的是家委会的选举规则,破坏了公平法则,破坏了学校良好的公平公正竞争秩序,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环境也是不利的。家长把社会不良风气带入家委会的同时,也会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受到不良影响,影响孩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

作为家长,一定要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道德规范形象,给孩子树立做人榜样;作为学校要积极引导家委会规范性,让家委会真正发挥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作为社会,要多措并举,积极营造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扼制此类事件的发生。

细节中见成效:我看家校共建

杨振步

家庭教育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继续。要搞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除大的方面外,还得考虑一些细节。

1.家校教育思想要统一。学校要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进行指导帮助。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禁不起挫折的考验;另一.方面,父母们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一且未能达到目标,就采取强制压服粗暴专横的手段,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这些教育方式,违背了教育规律。所以,学校在联系家长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让他们知道教育子女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家校的教育思想统一了,才有助于孩子健康发展。

2.家校教育不能临渴掘井。教育的长期性决定了教师应经常交流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各方面的表现。这也就要求教师平时多注意了解学生的表现,观察他们的动向,及时及早地发现问题,与家长一道解决问题,使教育出现在问题发生之前,而不是问题发生之后。等到出现了问题再和家长商量对策,这样的教育就显得滞后,也非常被动。

3.家校教育形式要多样。家校共建中,学校可以采用最普遍的方式一家访,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充分交换意见。除此之外,家校之间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一些家长会、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工作计划,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的意见,同个别学生家长交流其子女的一些教育问题。同时,学校要尽量避免单纯只请家长“校访”来解决学生教育问题的唯一方式,而不去多方面、多途径地了解情况。

4.家校教育中切忌一味批评。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中,应注意与家长全面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把学生的优缺点、学习生活与思想品德客观、真实地告诉对方。向家长反映问题时,不要只抓住学生的短处,一味地指责学生的缺点,批评学生的不是,而是要把学生的情况作全面客观地分析,肯定他们的优点,正确对待他们的缺点,与家长一道找出教育学生的最佳途径,而一味地批评学生。这样做只会使家长难堪,只会让家长片面地看到孩子的不足,从而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内容、方式,上进入歧途,给孩子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学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