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创新路径探索

2019-09-10 07:22许之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初中生教学模式

许之安

【摘要】“励学”的学习能力培养是一切其他能力的基础,学校教育不再是学生知识获取的终点,学习将延续终身。基于当今小学生心理发展快、可塑性大等特点,本文提出有为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以“愿为——能为——巧为——勤为——可为”为主线,从学生“有为”的视角探讨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核心的十二种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愿景的塑造、“疑展评”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学科化方法的打造、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学习支持系统的构造等实践研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个互动开放的系统,是一项快乐的活动,学习能够变革自己的思维产生新行为。最终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关键词】初中生;有为;学习能力;教学模式

石门实验中学传承石门中学“任重道远、毋忘奋斗”的校训和“科学、协作、拼搏”精神,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秉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儒家思想,汲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文化,取材于以康有为、詹天佑、黄飞鸿等为代表的南海本土文化,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方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有为教育”的办学特色。在“有为教育”的指引下,围绕学生的个性成长,积极开展“有为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有为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界定

1.“疑展评”课堂教学简介。

“疑展评”有为课堂结构上有三大元素:疑、展、评。元素内有具体的内涵与操作,通过元素间的灵活组合与衔接构建生动开放的有为课堂。各学科在学校整体理念的大框架下,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疑展评”教学范式,教师再根据自身特色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从而使课堂教学千姿多彩、朝气蓬勃,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疑展评”课堂的价值追求是“大胆质疑,激情展示,多元评价,人人有为”。大胆、激情、多元体现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指向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力图指引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善于学习,具备有为的素质,涵养个性魅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有为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框架。

探索使学生具有优秀学习能力的培养机制,形成具有本校“有为教育”特色的、建立在“疑展评”课堂教学基础上的创新体系和实践路径,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获得优秀的学业成长,最终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根据前期研究,初步给出本校“一体两翼四核”有为学习能力培养架构图(见下图):

图1 “一体两翼四核”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架构图

“一体”是以打造“有为教育”品牌学校为主体;“两翼”是实现教师成名和学生成才;“四核”是结合疑展评课堂创新教学,从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培养学生核心学习能力。

3.“有为学习能力培养”的能力分阶。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石门实验中学“三阶”学习能力培养结构(图2)。

图2 有为学习能力培养结构图

三阶是指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结合“疑展评”课堂教学有梯次地培养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疑展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对“疑”“展”“评”三元素内的学习能力进行划分,并按照上述“三阶”分别定义。当然各学科也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学科化方法的探索,以便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为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

根据有为教育的目标,从“愿为”“能为”“可为”出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创设学生发展的多元路径,掌握高效学习的各种技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磨练,具备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强大持久的学习动力、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优秀主动的学习习惯,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图3)。从而实现高效学习,获得优秀的学业成长,最终拥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未来的成功和幸福奠基。

图3 有为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三、“有为学习能力培养”的内容

有为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面向初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感觉动作能力、知觉——动作统合能力、阅读能力等学习能力。通过对“疑展评”课堂教学中“疑”“展”“评”三元素的能力界定,有为学习能力要培养的能力主要有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表达力、变通力、操作力、理解力、归纳力、反思力、鉴赏力等,最终指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疑展评”课堂教学将上述能力划分到“疑”“展”“评”各元素中,学科根据课型设计“疑展评”教学模式在课前延伸、课堂组织、课后拓展等环节落实这些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各学科根据特点开发学科化的方法,培养学生学科化的思维、能力。

图4 有为学习能力培养内容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个解放”:解放头脑,发展思维、记忆等能力;解放双手,发展操作、实践等能力;解放眼睛,发展观察、注意等能力;解放嘴,发展提问、表达等能力;解放空间,发展想象、创造等能力;解放时间,发展个性、策略等能力。这与有为学习能力培养不谋而合,通过上图中十二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等解放,体现出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能力观。

为了便于操作,我们将十二种学习能力按照三阶梯次进行了详细定义,以便于在教学中及时总结、归因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见表1。

表1

与此同时,将“疑展评”有为课堂与学科化方法、学习组织形式、学习支持系统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有心人,努力做好学习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习能力不断升华。

四、“有为学习能力培养”的實践

1.依照主流学习方式横向打开学习能力培养的广度。

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能。意识决定行动,各方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树立“以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为荣,以消极懒惰无所作为为耻”的思想,建立学习宣传制度(累积正能量)。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激励赏识教育为指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如何更好的质疑、展示与评价,对各元素的实现方式进行分类研究,并形成规范化的学习指南,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③学习共同体: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共同体,如在校学习期间,引导学生组建任务型、学科型、任务型的学习小组,开展深入的互助学习活动;寒暑假成立协作性的学习小组,开展集中现场学习或网络化学习等。

2.从学生本位出发纵向挖掘学习能力培养的深度。

构建学习能力“四核”关系,从“愿为”引出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习;从“能为”引出学习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技术;从“可为”引出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知道如何行动。具体关系见图5。

图5 学习能力“四核”关系

①学习态度(价值观):调动多方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栏、励志视频(周日电影、课间视频)、心理辅导、各级表彰、名人名家“有为教育大讲坛”、班会课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解决根源价值观的问题。

②学习兴趣(驱动力):兴趣可能由内在的态度价值观造成,也可能由外在的环境制约。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强大的驱动力,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根据交际的渴望构建学生互助学习制度,在沟通交流中受触动;建立学生导师制,教师跟踪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持续的鼓励引导其不断进步;结合“疑展评”课堂教学,在导入、讲解、反馈等环节融入更多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③学习方法(方法论):通过态度的端正和兴趣的驱动,学生有了愿为之心,但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却处处碰壁:不专心、不细心、听不懂课、做不好题、思考不清晰等等,这就归结到“是什么”的方法论问题。学习方法无非归结为两类:通用学习方法,例如,涉及学习的各个环节,如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整理反思学习情况等;学科学习方法,一般指通用学习方法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中的个性化运用,针对性强。采取的措施:编写初中生学习方法读本,各层面落实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考试中加入学习方法的测试等。

④学习习惯(行动力):知道“是什么”之后便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通过反复的灌输、矫正,将学习方法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形成学生内化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如此才解决了核心的实践问题。从管理的角度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注重过程化调节与优化,培养学生强大的学习行动力,这一能力直接导向学生的学习“成功”。

3.不同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各有侧重凸显特性亮点。

实践证明,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力培养方式有所不同。既尊重普适的培养规律,又能突出学科的特点,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实际发展情况,各学科可以做如下梳理:

①文科:语文(阅读、书法)、英语(口语)、政治、历史、地理等。这里以语文、英语学科为例来谈一谈。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其他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学习要遵循传统文化发展的精髓,从文化上找到民族发展的自信,建立本民族的具有深刻内涵的话语表达体系,本校从“诵读经典”和“书写人生”两方面着手打造校园“中国根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豪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读书、书写的良好习惯。英语底子里透露着侵略性,学习它是因为别人领先,但我们应该更多的是使用它:一方面了解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做比较和迁移,形成中西比较的大思维。以往我们偏重采取一方(西方)的模式,即英語园、英语文化节、万圣节晚会等,可以考虑加入比较的方式,凸显中国的历史文化特色。

②理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其中,数学要发现数理逻辑,体现事物关系之美;物理要发现物质运动之美,体现宏观;化学要认识改造生命,体现微观;生物要探索自然造物奥秘,思考个体成长;信息要融入科技网络时代,体现群体与大数据发展之道。

③艺术:包括美术、音乐、体育(形体、武术、定向越野)等学科。其中,音乐要渲染情感的旋律,体现时间流淌的艺术;体育要发现生命不竭动力,展现运动艺术;美术要设计创造美,体现空间艺术。

④跨界学科:包括综合实践、心理等学科。综合实践主要是实现跨学科的实践创新,在活动中运用和展示能力。心理学科实现学生的反思与自身,起到情商训练与润滑调剂的作用。

图6 学科视野下学习能力内涵塑造

4.有为教师开展特色教研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深入培养

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统筹教师的教学研究,指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①教(学)法设计:结合“疑展评”有为课堂,围绕“疑”“展”“评”三元素,设计有利于学生形成高效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的教法与学法。围绕“疑”相关的学习方法:观察法、质疑法、问题法、比较法、类比法、联系法等;围绕“展示”可以延伸出相关的学习方法:情景法、复述法、改写法、实验法、练习法、猜读法等;围绕“评” 的学习方法有:比较法、类比法、统计法、联系法、归纳法、验证法、逆向法等。

②课型研究:以学科“疑展评”特色高效课型研究为抓手,以科组和备课组教研活动为阵地,推进“疑展评”课堂深入研讨。各学科教研组形成了学科“疑展评”课堂的基本流程和教学指南,校内主编了十二本“疑展评”有为课堂学科丛书等(见图15),“疑展评”学科课型研究成效显著,已初步形成“疑展评”教学理念指引下的《语文名著阅读课型研究》《语文文言文课型研究》《英语复习课课型研究》《英语阅读课课型研究》《数学概念课课型研究》《政治试卷讲评课课型研究》《地理学科人文地理课型研究》《历史学科新授课研究初型》《历史试卷评析课型研究》等一系列比较有价值的课型研究成果(精品课型)。

③特色教学: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加入自身人格魅力“标签”,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这种特色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互动高效的、受学生喜爱的。

5.探索年级“四化”教学管理模式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①学生学习常规和过程的分析研究:细化过程,详列常规。建立学习常规示范班(达标班)评比制度,和晚修学生自主管理评价制度,值日教师、学生干部、级部等多方落实量化评分。

②备课组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中的作用研究:统筹引导,落实职责。年级制定初二备课组工作细则,要求各备课组从备课组活动方案、课题研究规划、“疑、展、评”教学研究规划、学科竞赛开展、教学结对情况、学习资料整理规范、学生错题本使用规范、学生作业项目和批改要求、学科学习方法指引、临界生跟踪辅导策略、学科考试评卷要求等方面制定具体教学规划。

③科任老师、班主任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职责研究:细化具体岗位职责,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

④学生成绩的多角度分析和跟踪辅导研究:科学有效,针对性强。年级总体成绩与他校的比较、学科之间的平衡、学科内科任教师的比较、班级之间的平衡、学生个体成绩的过程化分析、成绩指标的权重分析等。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年级、班级、学科、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学习指导策略,优化、创新新的方式方法。

6.构建“有为教育”指导下学习能力培养的文化特色平台

①学习心理疏导中心。对学生学习障碍、情绪化问题建立预防机制,实现学校、年级、班主任、科任老师、心理老师等多方提前介入。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前测,并根据情况开展团队拓展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宣泄。

②有为少年研究院。设艺术、文化、文学、科学等四个研究院,各院下设若干部,各部下设若干分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挥和施展个性潜能,鼓励学生主动发展和进行创新的实践活动。

图8 有为少年研究院框架

③学习成功体验中心。罗斯杰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當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得不到发展和实现。”所以,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石门实验中学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打造学习成功体验平台,发现和归纳优秀学生的“独到之处”,形成个性化“样本”,探究内在规律。对学习能力进行概述,包括本校学习能力培养的特色,著名人物的学习经历,本校优秀学子的学习之路,学习成功(失败)反思平台(语音或视频记录)。由点串线,再由线成面,实现优秀学习能力从“特殊”到“一般”的推广再造功能。

④假期有为作业平台。石门实验中学积极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开展校本课程活动,打造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指导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内容涵盖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领域,例如,语文学科让学生统计社会常用错别字,观察各种广告,走访老人积累传说、谚语、俗语等,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的理念;数学学科让学生与家人、朋友玩“石头、剪刀、布”游戏,从中统计获胜的次数,在玩中发现数学奥秘;英语学科让学生制作精美的圣诞节贺卡,送给家人、老师或朋友;科学学科让学生参观植物园、走进社区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生活环境,书写调查报告;音乐学科让学生利用课堂掌握的陶笛演奏技巧,为父母演奏一曲等等。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初中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