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路径

2019-09-10 07:22陈媞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7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改革

陈媞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会计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作为国家新型战略,也推动会计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会计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高等教育:改革

一、“互联网+”的特征

一是跨界融合,与传统行业相融合,不断地创新发展。二是创新驱动,利用互联自身的特质不断地创新,进行自我变革,发挥创新的力量。三是重塑结构,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四是尊重人性,互联网的强大发展,最重要的源于对人性极大的尊重,能够更好地发挥人类创造能力,并为人类所用。

二、“互联网+”时代会计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

在互联网新形势的推动下,会计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地改革。会计高等教育改革是符合社会当今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会计行业的发展。同时,改革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能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适合时代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互联网+”理念的形成有利于会计人才进行终身学习,更好地了解当下会计知识,具有未来发展性,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充分地发挥会计工具在会计行业中的作用,提高孩子创新性思维,在会计工作中不断地创新,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相结合,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第二,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有利于转变老师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融入互联网创新思维。优化师资配比,提高教育团队的素质和修养,有利于老师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的老师积极探索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的考核机制,转变传统考核模式为学生和老师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互联网+”时代会计高等教育的实现困境

(一)会计职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随着科学进步,社会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的改变,“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不断地进行创新,使得整个商业银行运营环境发生了改变。会计人员是一个企业管理决策的参与者,在根据经济战略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用创新的思维去观察未来发展趋势,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当下会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缺乏一定的未来性,各高校老师只是负责传授会计知识,并没有积极与会计行业进行交流,探讨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缺乏一定的沟通。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主要是由教育部,同时各高校会结合自身的文化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职业诉求的培养,这就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而缺乏实践性。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它主要是由核算型开始向战略型不断转变,现在高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并没有结合当下时代发展需求。

(二)师生资源不匹配

从会计的内容上来看传统会计内容,主要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他主要是把公司的经济活动转变成会计信息,整个过程相对简单,不会涉及太多的互联网知识。然而,互联网加时代,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它不只是将经济业务信息转变成会计信息,它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分析并进行决策,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经济发展需要。这就使得社会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变得更高。会计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不断地提高综合业务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当下,高等院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能够降低教育成本,有利于社会法发展需要。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够适合“互联网+”时代需要,无法培养出符合当下社会需要的人才。会计的教育过程只是将现有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相互结合,然后开展教学工作,主要表现在会计电算化,而没有将“互联网+”的思想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并付诸实践,这就难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利用“互联网+”的思维解决会计问题。同时,老师对于“互联网+”了解得不够深入,这就造成了师资力的缺乏,老师不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应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教学,这就加大了互联网新技术业务应用到会计教学当中难度,使得学校与市场形成了恶性互动,这严重阻碍了会计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利于社会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市场需求与学校考核制度不匹配

高校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在考核制度上缺乏一定的延展性,对于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只局限于学生在学校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证的多少,而不是看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考核制度要看学生的综合能力,看学生在就业后,是否能够在复杂的会计环境当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这才是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是否满足会计人才市場需求的最直观的反映。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机制,复杂的教学任务,严重阻碍了老师和学生对会计教学和学习创新的研究。各高等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很难满足当下会计人才市场的需要。此外,当前各高校对于老师的考核机制,主要是以学生对老师授课过程的整个授课情况进行评价,缺乏对老师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方式的评价。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无法满足当下“互联网+”思维的需要。对于高校会计学生的评估主要是以教学基础条件、研究成果和教学管理水平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无法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这种评估只是一种短暂性的,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估仅局限在学校内而毕业后学校无法对学生能力进行一个系统的评估,缺乏一定的延续性。这样学校就很难发现自己的教学成果是否能够满足当下社会的需要。

四、利用“互联网+”对会计高等教育进行改革

(一)多方努力转变培养目标

互联网加时代对于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并不是要求短暂学习,而是一种终身学习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应只重视基础知识,而应重视实践,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充分地发挥信息工具在会计行业的作用。不断地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提高孩子创新能力。在“互联网+”的理念下不断地完善会计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会计高等教育顶层设计要求统筹全局优化考虑,分清主次,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教育部门要根据当下社会需要转变培养目标,制订新型培养诉求,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询问企业诉求,更好地发展当下所需。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习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在毕业后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各高校与社会知名企业合作交谈,互相学习去研究社会需要怎样的新型人才,就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当下发展需要。同时可以开办校企合作,在业余时间、寒暑假安排学生自主实习,到大型会计公司进行学习,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地投入到会计工作当中,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后期更加努力学习。

(二)优化教师团队,培养新型人才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于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它从简单的记录、计量、报告开始轉变成了对经济信息的分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互联网+”时代会计人才培养要不断地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入互联网创新思维。这就需要更多的老师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会计学、信息科学、互联网技术、教育管理等,去教授学生用综合的思维决当下的会计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对数字的记录。同时我们也要提升整个教育团队的素质和修养,会计老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的重点放在能力上,而不是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要,让会计人员真正地做到角色转换,由会计的执行者转变成决策者。同时也要加大对老师的培养,让老师更好地了解“互联网+”思维,如何运用到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同时老师也要学会去探索市场需求,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培养怎样的人才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让学校、老师、企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真正做到校企对接,这样才能够减轻人才资源的浪费,也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三)优化高等教育考核机制

优化高等教育考核机制是“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单一、静态、应试的考核标准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互联网+”时代下需要新型的多样化的考核机制对于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对于老师的考核机制也要进行转变,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与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一致的。由于高等院校对于老师的评价只是来自科研项目,而不是老师的教学质量,这就导致了更多的老师将精力投入到了科研项目当中,而忽视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质量。会计高等教育的考核制度需要进行一些调整,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地进行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教育方式不应将所有的注意力专注在科研项目上。同时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不要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考证的多少。减轻教师教学任务,让老师与学生一同学习研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老师也要探索市场上需要怎样的人才,去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满足市场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学校对于学生的考核也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生考试成绩,要对学生的考核建立系统的体系,从实习情况、业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着手,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分析,优化高等教育的考核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考会计高等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新力量,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会计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得不进行改革。会计高等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才能更好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世忠,移动互联网时代财务与会计的变革与创新[J].财务与会计.2015( 21).

[3]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2014(11).

作者简介:

陈提,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苏镇江。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改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