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中的“讨论式教学”

2019-09-10 14:27罗练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有效策略教学方法

罗练

摘要: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很古老,但是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但是现今的小学数学教育中不是丢失了这种教学,就是滥用这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就数学中的“讨论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采取措施给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教学方法;有效策略

一、“讨论式教学”的定义

讨论式的教学也没有很官方的定义,顾名思义讨论着学习。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早在春期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种教学方式。在《论语》中有记载,孔子课上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讨论。在我小学时期,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让大家思考一分钟,然后开始发言,当然这也是 “讨论式”的一种形式,但是运用过于单调乏味。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二、“讨论式”教学的利弊分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在讨论的时候畅所欲言,不用担心说的不好,被学生嘲笑,被老师批评。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思考。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潜能才得以发挥。其实这里面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师生之间有了关系基础,学生才会喜欢你,才会听你的课,这样你的课堂才变得有价值,你的教师职业才变得有意义。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有了疑问,有了解决问题的兴趣,勾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但是“讨论式”教学也有不好的方面,在讨论的时候,有些孩子抓住机会开始浑水摸鱼。在下面讲话,聊天。教师又听不到学生在说些什么,所以根本发现不了。同时在实施该教学方法的时候也会受到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例如:你让小学的孩子讨论为什么1+1等于2这个问题。他们就会一脸茫然。如果你放在大学、研究生等学生中讨论或许还行。所以讨论也要根据教学对象而定。至于内容的局限性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运用讨论教学,如果强行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微小的教学形式里都蕴藏了诺大的教学文化。

三、“讨论式”教学的实例过程

有这样一堂课,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同学讨论。前排的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一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在唱”独角戏”,有的学生在看组长“表演”,不说什么话;有的小组学习困难的学生借此机会玩耍.几分钟过去了,小组代表发言,“我们讨论的是什么什么....看似热热闹闹的讨论。结果呢?就那么几个学生参与了发言,有的学生全程一句话不说。还有的小组里有非常活跃的学生已经掩盖了想要发言的学生,那么没有表达出来的想法就被永远埋藏在了心底。然而学生都在讨论,教师却“无所事事”,教师应该走动查看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适当的给出指点。现在有很多小学教师错误的认为只要学生讨论时声音大,“热热闹闹”的就可以了。这是一次失败的讨论,教师应该反思。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讨论式教学”中有很多的问题,讨论几乎仅仅流传于一种形式,在教学的课堂表面游走。当然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学生和教师,也有中国传统式教学的影响[1]。从封建时期,我国就开始进行的是“讲授法”教学。学生只需要上课坐在教室安安静静的听讲即可。老师说这里是“东”,那么学生就背下来这里是“东”。根本没有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新课改的教学提倡教学相长,如果一节课只有教师的“独角戏”表演,学生一言不发,教师怎么“长”、何来“长”。而“讨论式”教学就不一样了,学生可以发表很多新观点出来,哪怕不是正确的,都值得思考一番。

1.教师的问题:

现在很多教师觉得学生讨论费时费力,会落下教学进度。所以几乎不会给予学生讨论的机会,最多也就是仇抽人回答两个问题。就像我前面所列举的学生讨论,教师一旁边袖手旁观。觉得学生在讨论,教师感觉良好,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教学效果[2]。

2.学生的问题:

讨论是几个人甚至全班同学一起商量,探讨。如果你是内向的人,不发表自己的观点。随波逐流,那么讨论也变得毫无意义。部分性格弱势的学生的观点会被强势的学生“吞没”。还有的学生在讨论时滥竽充数,在里面嘻嘻哈哈,根本没有讨论问题。

3.问题的价值性:

一个问题是否值得讨论,直接影响讨论的效果。例如:我了解到的一个小学课堂讨论问题,你能想一想为什么1990年不是闰年吗?学生懵了,他们讨论多久也不会得出答案,在他们的现有认知里不会得出整百整千能除尽400的才是闰年。这个问题的难度就太大了,或者说这个问题的对象搞错啦。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讨论式教学”能力不足。

五、如何有效实施“讨论式教学”

1.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将多种教学融会贯通。讨论学习之前,需要教师的讲授教学,还需要教师的启发性教学。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充分尊重学生,无论学生回答的对错,都要注意给出合适的评价。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3]。带领去讨论。

2.讨论的题目要慎重选择,不能太简单,但也不能太复杂。要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是最好的。千万不能为了有讨论环节而随便给出讨论题目。不值得讨论的问题,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更会磨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得不偿失了。

3.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果一直是一种讨论形式,谁都会感到枯噪,谁都会有审美疲劳。

如果一名學生从小就接受“讨论式”的学习,那么他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善于思考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等都会比同龄人强很多。作为一名教师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学生善于表达,那是因为他们看的书多,我们中国的教育机制达不到他们那种水平,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小开始学会表达,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这是我们中国小学教师的首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浅析“讨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2013年9月总第89期.王淑艳.

[2]刘海云,伍庆华,肖爱娇思维导图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

[3]姜萍.再谈讨论式教学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猜你喜欢
讨论式教学有效策略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