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2019-09-10 07:22文志鹏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文志鹏

摘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课程,同时,小学数学的课程学习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十分注重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对新时代下的老师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现今的许多老师也致力于课堂高效教学,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的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能力的习惯,从而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人主要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此为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经验遵循。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时常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有严重者,便会出现厌学情况,不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因此,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要积极的投入实践,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出有意义的研究。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僵化

在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时常是采用说讲式,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中,或者是引导学生了解书本基本知识点,教学模式单一,许多老师都是传统的黑白和粉笔作为工具,然后将书本中的例题进行讲解,例题讲解结束基本该课的知识点就已结束。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教学设备基本已全面普及,但是有许多地区年长者不会使用电子教学设备,从而依旧采用传统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讲解,即便是老师在使用电子教学设备,也只是简单的PPT放映,其PPT所放映內容大多也是书本内容,没有创新与亮点之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该种教学模式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效率。

(二)师生互动少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老师一人讲课,学生听课,这种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加之,在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老师也无法具体掌握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其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只有考试成绩,但是考试成绩的生成也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干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互动少,许多学生不懂装懂,也有的学生有疑问却不能当堂解决,严重影响了课堂高效性的打造。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联系实际教学内容,融入生活情景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知识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欲,但是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思维能力有限。因此,众多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能“一趟讲”或者强行灌输知识点。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前要对书本进行详细的解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最后将其运用至教学中。例如,小学数学老师在讲解升与毫升的概念时,许多学生对其比较陌生,这时,老师就没有必要去刻意解释升与毫升到底是什么,而是转换思维,将学生引导至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他们自身在饮水时的情景,然后逐步过渡到对升与毫升的学习;在当前,许多小学都配备有电子教学设备,老师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通过电子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与生活相似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老师也可以通过量杯或者量筒的使用,为学生现场演示,通过对刻度的掌握,让学生的学习逐步融入生活,在加快理解的同时也加深记忆,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

(二)启发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常言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大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业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答,从而引导学生逐步的往知识点靠拢,当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内进行解答,不断的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这种启发式教学中,老师依旧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解答程度,来为学生进行精准讲解,如果学生的解答有误,老师在第一时间也不应该直接否决其答案,然后说出正确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顺应学生思路去分析,然后再找出学生出错的关键点,然后对其进行纠正,相信通过此举,学生的学习探索性和积极性会有显著的提升。

(三)注重教学梯度把握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思维能力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当前众多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根据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的梯度。如果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如果教学内容难度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导致学生的对该课程产生抵触或者是放弃情绪。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梯度,才能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一般教学都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表面到深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概念逐步引入到相应的数学知识,然后通过教学问题引入到教学内容,层层递进,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易于接受,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老师首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分割东西的实例引入到学生对分数概念的认识,然后再提出与分数有关的问题,逐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束语

构建高效课堂是目前教学所趋,同时也是新课改的重大要求,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们一定要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通过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启发学生进行问题思考以及时刻研究教学内容的梯度,逐步加强对高效课堂的打造,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注入新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军林.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J]. 新课程(中), 2019, (3):163.

[2]王怀锋.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J]. 学周刊, 2017, (6):56-57.

[3]葛晓英, 徐耀光. 打造以学生为主的学程导学高效课堂*—学程导学模式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 (2):58-60.

[4]尧丽燕. 打造优质课堂 实现高效教学——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7, (8):19.

[5]沈敏异. 打造体验式课堂,构建高效教学——浅析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J]. 数学大世界, 2017, (3):17.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