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10 14:59陈璇孙文杰辛奇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对策

陈璇 孙文杰 辛奇

摘要:随着数据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管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借鉴,并逐步建立与高校具体实际相适应的管理系统。文章将着重阐述当前普通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存在的现实情况。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对策

信息系统又称MIS,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其具体的定义也是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在不断更新,在当前人们普遍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设备同时应用于管理信息的人机系统。这一系统能够提供具有收集、加工、传输和管理组织信息的平台,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率的显著优点[]。普通高校为适应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逐步建立起了管理高校的信息系统,已经初步实现了教学等多种资源的共享和办公效率明显提高等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建设进展缓慢,软件开发不足,系统不稳定等问题。本篇文章从普通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普通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

1.开发最终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系统的科学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发是一项耗资耗时、具有高复杂性的工程,信息系统能否成为组织运营的有力支撑,能否长期保证系统运转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能否长期为组织创造价值,最终促进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该系统在建设开发的初始阶段是否做到的整体系统的科学规划。对应用软件有着初步认识的人都会知道,一种新的工作技术或方法的最终确定,必然要经过一个阶段的反复验证:即就是通过用户不断的测试,不断的反馈在实际测试中发现问题,从而不断的进行修改完善,最终才能真正达到组织所需要的。所以系统开发是不可能凭借着一种数据材料就可以达到最终目的的。因此就要求必须做好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预期效果的一个评估和预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需求。

2.系统开发技术水平不高,后期系统管理与维护困难。目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普遍,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专业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支持信息化系统开发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积极作用,虽然极大的推动了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但仍然相对落后。

3.领导者素质不高,缺少对系统开发的强力支持。人是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诸多具有高水准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其中有两个较为显著的原因。一是该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得到了高层领导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企业对系统开发的实际需求。但是在大多数普通高校中恰恰相反。高校领导者,尤其是组织系统开发的实际决策者,自身因受传统管理理念和某些方面的利益权衡,难以持续有效的支持系统开发工作,导致资金投资不足、进展缓慢,甚至夭折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具有一个具备很强的专业性技术人才队伍。而高效这一领域中的专业性人才储备不足,再加之高校薪资待遇与大型企业相比相对较低;负责高校信息化管理开发的部门不受领导的重视,导致发展空间较小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技术性人才的严重流失。当前很多普通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中心只有十几个人,甚至有的高校这一领域的人才只有不到十人,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就极大程度上导致了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低速低效,甚至中断。

二、解决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问题的对策

1.系统开发初始阶段做统一系统的规划,保证系统建设的整体性。我国在信息系统技术开发领域还不是很擅长,因此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同时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系统做一个科学长远的规划。明确系统的开发目标,而不是片面的追求地系统的短期成效,忽视系统在未来系统运作的持久性。[]同时对于领导者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一、大力宣传,以便高层领导者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组织的巨大作用;第二、对领导者尤其是组织系统开发的直接决策者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能够了解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在系统开发建设中,领导者能够提供指导和积极的参与,从而减少开发人员工作的盲目性。

2.重视网络人才,加大组织内部人才队伍培养的投入。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网络人才短缺,流失严重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组织和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高校固有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高校可以定期组织负责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相关人员外出学习,参加具有高水准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为高校培养一批擅长开发,又懂系统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二要从根本上重视网络化人才,为他们提供在薪资,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平等的待遇,以便留住人才。三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加大投入,积极吸引人才回流,从而为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3.规范系统安全保护规则,加强人员管理与控制。确保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一般有两方面的防范措施,一是加强组织人员管理和控制,二是利用技術手段来达到增强安全性的目的。其中对于组织人员的管理,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系统操作之前,对操作人员身份合法性的验证和确认,同时,具体的操作人员只能使用与自己工作业务相关的部分,无权或者系统不允许用户逾越其职权范围之外使用其他功能和资源。这一管理控制手段也是在防止操作人员非法进入信息系统的最为常见的方法。同时,要制定严格的数据、信息等资源的管理制度,对于组织内部重要的数据或者信息一定要做好备份管理和加密处理,同时各项工作要派专人负责,严格规范信息资源的使用或浏览程序等。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做好重要资源的备份管理,要做到定期备份文件,这样可以在系统被病毒感染或出现故障时及时恢复文件,有助于把因系统故障而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周山芙,赵苹,李骐.管理信息系统〔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蒋文沛.SQL Server 2000实用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周宏仁.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N〕,人民日报,200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析
基于工作流的水运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