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几点想法

2019-09-10 14:59姜士磊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

姜士磊

摘要:民以食为天,吃是老百姓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有规律的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事烹饪与营养专业研究多年,认为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是我们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健康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孩子、中年、老年人都是益于百利而无一害的。

关键词:饮食  习惯  想法

健康是老百姓每天常提在嘴边的话题,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保持完美身材,如何保持容光煥发,这也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家常话。然而,近年来,老百姓日常食谱单一、吃过夜饭菜、年轻人饥一顿饱一顿,等等,增加了患各种病症的几率。笔者认为,健康基于基础,基础在于饮食,保持身体健康,更在于合理平衡的饮食习惯。

一、用餐次数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我们理解“一日三餐”是一个概数、一种感慨。饮食我们维持身体正常运行的基石,“三餐”要吃得合理,健康之路无比通畅,就是说早餐、午餐、晚餐要合理搭配,饮食科学。笔者认为,我们日常每天吃几餐,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来定。如过吃三顿饭能够维持不饥饿的话,三餐定时吃是最基本的饮食习惯。但是,如果每天吃两顿饭,只要不感觉到饥饿,不因为身体缺少热量带来的一些负面现象,如心慌、晕厥等,吃二餐也是可以的,需要保障的前提就是营养要充足,但是,笔者认为,少吃多餐,每次吃的少一点,吃的次数多一点,这也是可以的,总的前提是摄入总量一定不能超标。所以说,三餐吃多少,主要是要吃好,营养足够即可,避免多吃过量。

二、用餐时间要合理调整。一天吃几顿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私人订制”,但是用餐时间怎么调整,这要根据我们起居时间安排。那一日三餐的最佳时间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三餐的具体时间应根据工作起居而定,两餐的时间间隔在4~6个小时为宜,这样对身体各方面,也是没有任何危害,是一个健康选择。我们建议应该以起床时间为基准,开始计算用餐时间,一般来说,一个作息时间正常的人,一般在6点左右起床的话,那么他的早餐建议在7点到7点半之间吃完就可以,然后午餐可以在11点到12点之间吃完,最后晚餐一般选择在15点到17点之间吃饭。所以,一些媒体中强调:“早餐适合在7点左右吃,午餐12点左右,晚餐18点半左右。”但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体质不尽相同,我们不要求一味的统一,要结合自身实际。从烹饪与营养专业角度来看,笔者建议,在办公室或者随身包里准备一些食物,以防突如其来的事情,影响了正常的饮食,可以选择牛奶、酸奶、大枣、燕麦等高营养、低热量的食物,饿极伤脾胃,长期以往造成内消化功能的紊乱。

三、用餐食材要合理搭配。“说点啥不长肉”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常说的一句话,笔者认为,合理搭配食材,要吃出科学,更要吃出营养,最终要的一点是要实现我们的目的“百病不生”。早上要吃得好,就是说早上起床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一般上午学习工作量比较大,时间比较紧张,我们用脑量大,所以,要补充好我们的脑子;笔者建议吃:中午吃得饱,就是说战斗一个上午,量大而又紧张的工作已经消耗了一上午的能量,中午时间身体已经临近健康边界,尤其是,一些单位中午的时间休息较长,又些年轻人还喜好中午健身,所以,吃得饱耐饿,抗消化。晚餐吃得少,就是说,将中午的食材能量消耗之后,我们进入了夜间休息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人消耗比较少,尤其是老年人要进入睡眠时间,吃得太饱或者说吃得油腻,对于消化功能缓慢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对于正常人来说,摄入量大于支出量,进入夜间睡眠阶段,就造成了第二天的“长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人都选择在晚上尽量少吃的原因

笔者认为,“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早餐要吃主食、要吃蛋、奶、肉等蛋白质食物,还要吃蔬菜、水果,可以适当吃一些坚果。午餐要吃主食、要吃轻油脂炒菜、适量煲汤、要方方面面都涉及一些。对于晚餐,只要适当摄入脂肪、低热量、少油少盐类的食物即可,保证身体营养基本平衡就好。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习惯
上课好习惯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养成书写好习惯
好习惯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