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2019-09-10 14:46严加高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辽宁养老保险

严加高

摘要:人口老龄化带来了社会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普遍关注。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对辽宁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析,研究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未来辽宁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方向。结合人口结构变动形势,不断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完善和更新。

关键词:养老保险;辽宁;保险缺口

引言:

截至2016年末,辽宁省户籍人口达4267.9万人,其中年龄在60周岁以上、被划定为老龄人口达925.3万人,占比超过1/5,高于同年我国平均老龄人口占比的16.7%。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排名靠前,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矛盾凸显,加上城乡人口结构调整的影响,这一矛盾会更为严峻。

一、辽宁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比例不足

参保比例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灵活就业人数增加。辽宁省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不错的成绩,第一、第二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放缓,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1]。更多新兴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灵活的就业方式。受制度、流程的限制,参保率提升困难较大。第二,农民工群体扩张。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然而并没有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覆盖到农民工群体。第三,规避参保现象严重。养老保险参保给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随着退休人员比例的提高,企业面临更为严重的养老保险收支失衡。尤其在一些小型服务企业、建筑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通过规避参保降低投保支出的现象更加普遍。

(二)缴纳比例较高,参保压力大

近年来,省内经济发展形势不断看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为农民工提供大量城市就业岗位。辽宁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群中,私营企业员工、农民的占比不断增加。但由于这部分员工的就业状态稳定性不足,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缴纳养老保险给其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辽宁省养老保险缴纳比例同样位居全国前列,除大连地区执行18%的缴纳比例外,均为20%。在农村地区,受到保险体制不完善、居民参保意识不足、收入水平欠佳等问题的限制,参保压力更为明显。

(三)基本养老保险缺口逐渐扩张

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更大的基本养老保险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呈现出缩减趋势的养老保险基金供给。2017年,辽宁省基本养老保险缴纳金额为1134亿元,当年发放到老年人口手中的养老金高达2207亿元。养老金收支失衡导致的保险缺口已成为辽宁省现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需要面对的最突出问题。预计到2042年,辽宁省老龄人口占比将上升至最高程度,约占总人口的39%,保险缺口进一步扩大。

二、辽宁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优化措施

(一)加强养老保险宣传,辅助强制参保手段

针对目前辽宁省养老保险参保比例不足的问题,有必要从主动及被动两个层面,即通过加强养老保险宣传和制定强制性的参保手段,提高养老保险的普及程度。

积极开展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宣传活动,向公民明确,参保是对个人利益的维护方式,也是当前人口发展形势下,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在宣传过程中增加普法教育,除了要求企业依照国家及地方规定,为员工缴纳足够比例的养老保险外,提高公民的法律维权意识。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合理申请、维护自身享受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权益。

我国现行《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文件中并未对养老保险缴纳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做出明确的规定,执法力度不足导致很多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故意发生滞后缴纳、缴纳额度不足,甚至不缴纳的行为。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国家性管理法规,并依照辽宁省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的问题,制定地方性保护法规。强制企业依照要求,按时、足额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从而不断提高辽宁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进一步扩大保险普及范围,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

(二)适当调节缴纳比例,降低居民参保压力

参保压力主要针对城市流动就业群体、农民工及低收入群體而言,这部分人员逐渐成为养老保险参保的新增成员,但受到缴纳比例过高的限制,使其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而影响参保行为的发生。为此,有必要为这部分人群制定专门的养老保险管理方案。例如农民工群体,对其在企业参保或在户籍所在地参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做出规范,将农民工划定到基本养老保险享受群体之内。

2019年5月1日,辽宁省开始执行新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纳比例,从原本的20%下调至16%。同时,将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及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进行加权计算,共同形成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的上下限[2]。政策执行后,辽宁省小微企业的保险负担明显降低,且低收入职工群体的缴费基数更低,减轻居民的缴费压力。

(三)拓宽基金筹措渠道,弥补养老保险缺口

人口老龄化促使社会保障成本显著上升,单单凭借企业及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难以满足逐渐扩大的养老金需求,进而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筹措渠道是弥补养老保险缺口的主要措施,在世界范围内,该措施都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例如,通过发行保障性彩票、出售国有股份等方式,多渠道进行养老保险基金筹措。

有调查显示,辽宁省符合二孩政策的人群中,仅有1/10左右有生二孩的打算,社会新增人口不足也是导致养老保险缺口扩张的主要原因。在养老金供给方面,进一步推行二孩政策,为符合二孩政策的人群建立更完善的保障措施,刺激新生儿出生率的提高,逐渐调整人口结构,缩小养老保险缺口。借助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尽快弥补养老金债务。建立长期、有效的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做好养老保险补贴部分的财政预算,促使辽宁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本文对辽宁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总结。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趋势,刺激参保率的提升、合理调整缴费比例、努力弥补养老保险缺口,形成适合辽宁省人口分布特点及保险需求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当地社会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田伟.辽宁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测算及对策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41-46.

[2]宋琪,马树才.地方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04):46-52.

猜你喜欢
辽宁养老保险
辽宁赋
读辽宁 爱辽宁
澳门辽宁 携手同行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人生哲理等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辽宁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