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地勘单位管理创新

2019-09-10 15:16肖纳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单位人才管理

肖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福祉,也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管理指明了方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質工作需求的增长,地勘行业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全面加快经济发展,是地勘单位认真思考、统筹谋划的重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地勘单位的自身利益,也事关地勘事业的长远发展。

近几年,省地勘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形势和地勘行业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谋划地勘工作,正确处理提供保障服务与加快自身发展的关系,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为根本出发点,明确提出了“找矿、发展、和谐”是主要任务,形成了“地质工作立局、产业发展强局、和谐建设兴局”的总体发展思路。在技术支撑、资源保障、服务社会方面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成绩。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地勘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专业能力得到充分体现,从事地勘的人员收入稳步增长,但在激烈的地勘市场竞争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和问题,如: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弱、技术力量有待加强,面向国外开拓市场的意识与能力不足,支柱产业依然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大,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难度大,历史包袱重,下岗职工多,就业压力大,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骨干依然缺乏,难以适应地质找矿的形势。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认真对待并努力加以解决。

一、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市场意识,推进观念创新

1、虽然地勘单位经过市场经济意识的洗礼,但是未完全走出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性质中,缺少现代企业的所具有的规范管理制度,要想发展,就要走企业化管理道路,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的思路;一是居安思危,牢固树立市场观念。目前,我局地勘经济总量在递增,但经济基础、技术力量薄弱,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牢固树立市场化经营观念,按照市场规律谋划能推动地勘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构想、产业布局、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在大市场上做文章,才能带领地勘职工探索和走出一条适合地勘经济发展的振兴之路。二是抢抓机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面对优势与危机共存,机遇与风险同在的时期,地勘单位只有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利用现有优势,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地勘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局第一要务,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观念的大转变,推动地勘经济的大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之地。

2、在市场竞争中找准自身的定位。一是根据省内和国内地勘市场的实际,我们的地勘单位只有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多功能、全方位服务,才能谋得发展,鼓励各地勘单位尽量多拥有类别全、级别高的资质,积极展示自身技术实力和优势;二是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分析单位面临的市场态势,正确估价自身的现实状况,时刻以市场为导向,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不断调整单位的发展方针、策略。三是进一步扩大商业地质走出去的力度,要利用灵活的经营方式开拓国内乃至国外的地勘市场。

3、加快单位内部市场化进程。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项目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充分整合内部资源,积极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产业基础,逐步形成有鲜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构架。应用市场法则,对人力、资金、材料、装备等资源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有效调节,形成单位内部有序的资源市场化管理。

4、加强单位信息化建设。完善内部信息化运行管理体制,加大计算机配备与计算机网络建设投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快,覆盖面大的优势,为单位扩大宣传,也注重收集信息,建立良好的内部之间及对外的沟通互动渠道。

二、改革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制度创新

1、调整组织结构,优化管理体制。通过构建具有内部专业特色的地勘实体为主体的企业经营模式,充分整合内部资源,积极培育做大做强的支柱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产业基础,逐步形成有鲜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构架。通过多种专业技术队伍的支撑,全力开拓各类地勘市场。

2、调整机构编制,优化管理人员。地勘单位内的各级组织机构的配置,要坚持“立足市场、精干高效”的原则。强化个人与单位业绩考评、工资、绩效奖励、考核评价体系直接挂钩,加大对地质找矿有功人员的奖励力度,健全奖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用人机制。重新建立岗位设置,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人尽其才的管理机构,成为真正适应市场要求的、有利于生产与资产经营管理的、精干高效运作的业务部门。

3、加强成本管理,努力挖潜增效。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在项目认真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好项目的目标成本、确定合理的上交指标,并签订项目责任承包合同,强化责任风险。二是要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强化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实际成本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开源节流、降低物耗,减少非生产性开支,按照项目的需要、合同、工期、质量、安全等要求,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合理配置项目机械设备,增强机构设备的有效运营,实现投入产出的最佳结合。

4、加强资金管理,严格财务制度。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加强工程项目部各个环节资金的预算编制,分析了解资金运作和执行情况,严格财政纪律,限制预算外资金的支出。

5、抓好现场标准化管理,确保安全“零事故”目标的实现。要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安全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层层有安全目标、级级有安全措施、人人有安全责任,从整体上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树立工程项目的良好形象。

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为主,推进人才创新

1、构建和谐队伍是地勘工作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工作的落脚点。在“和谐建设兴局”上,强调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提高职工收入、帮扶困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建设职工住房、改善基地环境、做好信访维稳等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确保了系统内部和谐稳定,凝聚了人心,聚集了力量,有效地推动了工作。

2、抓好培训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位职工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地勘单位在当前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应把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的力度,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专业培训等途径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鼓励职工参加当前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执业资格考试并对取证者进行奖励、定期组织生产经营人员到各兄弟单位参观学习等方式,分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3、重视人才队伍培养建设。人才是管理创新的主体,是管理的第一资源。在单位内部,要改善人才工作环境,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提高地勘单位管理创新能力提供保障。一是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对为单位能创造效益的人才,要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待遇上适当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优秀的科技成果,要大力给予奖励表彰加以激励;二是改进人才考核办法,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人才选拔到重要的岗位上来,加以重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以此推动整个地勘单位管理能力的提高;三是领导干部要知人善任,广纳群贤,把职工的利益同单位的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地质人才队伍。

四、创新地勘文化建设,促和谐发展

以地勘理念为指导,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优化工作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打造一个健康、充满生机的文化环境,努力构建和谐地勘单位。加强党的领导,作好党委、纪委、工会、团委、群众等工作。要摸清职工思想动态,拓宽反映民意的交流沟通平台,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提高软实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高度重视地勘文化建设,使之形成了风正劲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地勘单位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认清当前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开创地勘单位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地勘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单位人才管理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毛遂自荐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