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2019-09-10 07:22庄国强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实用性创新性作文教学

庄国强

摘要:实用性和创新性是学生作文的两个基本特征,在核心素养理论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创新作文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习作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采用多元化作文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实用性  创新性

引言

写作能力是高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和作文观,要把学生的习作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在立德树人语境下创造性开展作文教学。这既是培养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需求,也是学生身心发展和精神发育的必然之举。然而,传统的高中语文写作往往是命题作文,现在又是材料作文,教师的教学难度增加了,学生的写作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面对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高中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诉求,将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成长和写作过程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写作教学。同时教师也要针对写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策略,突出写作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丢失实用性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强调语言的华丽性,但是学生很多时候不具备运用能力,导致整篇文章穿上了华丽的外衣,优美词句堆砌其中,但却不能准确表达中心思想。作文一旦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实用性。

2.作文教学缺乏创新性

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受惯性思维影响,常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创新,造成学生的写作平淡如水。长此以往,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更新,教学方法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出调整,就会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原地打转,难有突破。

二、高中作文实用性和创新性间的关系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文本是生活的真实表达,是学生内心情感世界的流露,因此,实用性是作文的本质属性。作文失去了生活的真实,其实用性也就失去了“根”。同时,作文也是学生对生活、生命和情感进行创造性表达的窗口。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基于自身的成长,进行创造性写作,这样才能促进自身成长,成就一个个富有个性的高中生。

三、基于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1.基于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作文内容创新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否则,作文的内容空洞,不能令人感同身受。作文的中心内容明确之后,整个写作过程就是对中心内容的论证,除了理论论证之外,还要将鲜活的生活内容加入其中,作为实践论证。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由此提高学生发现生活美的能力,从而丰富写作内容,增强习作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学生要写出好的作文,首先要具备观察能力,其次要具备资料的收集能力,最后将资料充分运用起来。所以,学生具备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观察,必要的时候可以将细节记录下来,以备写作之用。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可以针对学生关注的事情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后,会自主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创新写作的内容。

2.依托真实素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学生的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按照给定的题目进行创作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在思维上要做到标新立异。一些高中学生在写作内容上显得枯燥乏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维狭隘,缺少创新,这对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

比如,人教版高中三年级教材中有亲情话题的习作训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急于让学生写作,而应先让学生大量收集素材,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将学生的看法整合之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元解读,让学生对亲情进行多元化理解,突破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这个范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高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爱用华丽的辞藻来“包装”,而“内核”却平淡无奇,“文”和“质”无法统一。即便是真实的内容,也是简单的记录,缺乏趣味性,作文失去了可读性,更不具有艺术魅力。所以,在对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允许学生根据实践发挥想象力,将想象的内容巧妙地融入作文中。人们常说,作文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作文具有了创造性,才能散发出艺术魅力。学生基于创造性思维,将各种素材整合、提炼、贯穿,组合出作文的初稿,之后进行不断完善,一篇好的文章就产生了。比如,以《母亲的手》作为作文的题目让学生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现实中母亲的手,之后通过“手”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爱、对工作的责任、对国家的贡献,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3.聚焦写作实践,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文写作质量要有所提高,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写作技巧和文化积淀。学生仅仅背诵一些好词好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礎上灵活运用,让材料经过精修提炼之后,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高中学生的写作要达到这个境界,就需要掌握写作技巧,将文章写得有“章法”、有条理。教师可以组织演讲比赛,先讲后写,讲写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将学生的积极意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开放性思维思考作文题目,从多个角度积累写作素材。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模式还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写作平台,让学生有展示写作才能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群中讨论,也可以相互之间独立交流。教师在QQ群中为学生提供话题,然后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扩展思维,激发创作潜能,产生新的想法,并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此外,教师还可以QQ群或者微信群作为展示空间,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在QQ群中展示,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产生催化效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基于语文学科素养的需求,将作文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突出学生写作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提升语言建构能力。高中学生只有在生活大舞台中“我手写我心”,做到实用性和创新性兼顾,才能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丰富写作体验,最终发展语文学科素养。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实用性创新性作文教学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抢眼披风
不一样的水桶包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