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课堂教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2019-09-10 07:22佘海燕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佘海燕

摘要:近年来,数学核心素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对学生施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线教师深思和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积极依托教材内容实施“活教”,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多思”,精准把握问题关节鼓励“探究”,努力完善课堂评价谋求“跃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  多元评价

自2014年“核心素养”的概念由教育部明确提出后,作为核心素养的载体和体现,数学核心素养日益引起了数学界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深刻领悟,笔者认为,空间观念的建立、逻辑思维的缜密、问题解决的严谨、意志品质的养成等,是数学教学所承担的任务,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标志。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同人参考和探讨。

一、积极依托教材内容实施“活教”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科具体内容。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以学习内容作为关键载体,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如低年级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时,限于年龄和知识基础,由二维平面图形再现三维立体几何图形的能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出示正方体实物,引导学生由具体实物想象出正方体图形,再出示正方体图形,让学生在脑中构建各种正方体形状的实物。这一教学过程,由具体的实物到抽象的模型,再由抽象的模型到具体的实物,在演示操作中,让学生逐渐清晰立体图形的概念。又如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立体图和展开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再设计一些“由面到体”“由体到面”的活动任务。如先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六边形,要求学生将每个图形都分割成三个平行四边形,并涂上不同颜色。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上的立体效果,把正六边形分割成三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看到平面图形上呈现出的长方体模型。接着,教师出示两种不同切分法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阐述分别看到了长方体的哪些面。最后揭示:把一个六边形分割成三个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后平面图形就显现出立体效果,而切法迥异的分割就如站在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从而看到不同的面。这种灵活的“面体转换”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画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经历由平面到立体的对比,在平面与立体的变换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多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他们所熟知的、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生活问题时,往往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多方位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生活问题情境,以此来激活学生思维,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缜密,从而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浙江省优秀教师罗永军在教学“比的认识”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他首先抛出一个生活问题:“有谁知道,我们所在的教学楼有多高?有什么办法去测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积极思考,争先发言,各抒己见。有的说“只要量出一层楼的高度,再乘4就可以了”;但他的观点立刻遭到其他同学“每一层楼的高度不一定相同”的反驳;有的说“爬到房顶上去量”;有的说“升一个氢气球到房顶,并在绳子上做好记号,再收下来量一量”;还有的建議“打听一下这个房子的设计师是谁,问一下就可以了”……罗老师首先对这些方法都予以肯定,之后告诉学生这些方法虽然理论上成立,但实际运作条件并不具备,所以不能测出楼房高度。正在大家为难之时,一个学生提出:“书上讲到用影子来测量,但不知具体方法”。罗老师适时说:“外面正是阳光明媚,我们不如到教室外,想一想怎样用影子来测量的方法吧!”学生们来到操场,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测量得到老师、同学、竹竿及大楼的相关数据(如下表)。经过讨论研究,发现实际高度与影子高度都存在着大约1.1倍的关系,从而顺利解决楼房高度的问题。

实践证明,该问题情境设置巧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效激活学生自主思考的兴奋点,并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不但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发挥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三、精准把握问题关节鼓励“探究”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经历探寻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习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核心素养。数学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与本质,教师要抓住问题教学,精准把握问题关键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素材。如在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怎样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先让学生将圆形的硬纸板等分成若干偶数份,然后通过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将这些剪下来的若干小纸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进而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剪、拼、贴等方法,自主探究,经历转化,“化圆为方”,再通过比较和推理,最终得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得到了有效提升,学习过程中学生大胆参与、积极思考、勇于探究,极大调动数学学习积极性,严谨清晰的逻辑思维得到了发展,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努力完善课堂评价谋求“跃升”

长期以来,受中考、高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考分的多少成了衡量学生学业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导致课堂评价呈现“结果制约过程”的现象,这显然违背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规律和要求。因此,完善课堂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体制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摒弃以往单一的评价机制。在评价内容上,既要关注学生接收信息、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理解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评价方式上,应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生生互评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在评价方向上,要从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各环节的具体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在评价时语言要丰富、形式要多样、目标要多元,还可借助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使评价更具体、更科学。事实证明,这种不拘内容、不拘形式、具体真实、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形成,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形成“添砖加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前,教师在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要充分用好、用活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把握问题关键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全方位发展。要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全程中,各种能力有所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从而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华.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评价研究[J].兵团教育学报,2019,29(03).

[2]罗永军.数学实验,让素养丰厚起来[J].小学数学教师,2019(03).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