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经典诵读校园文化

2019-09-10 07:22周亮亮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经典诵读

周亮亮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然而,在盛行经典诵读、特色文化创建的今天,很多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只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改造校园文化环境和硬件施设,并未着力建设校园特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即“软文化”。笔者结合本校创建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的实际经验,通过坚守课题文化,注重师资文化,推行课堂文化,打造活动文化等几个方面,浅谈如何通过软文化建设打造经典诵读特色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软文化”  经典诵读

近年来,经典诵读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全国各所学校掀起一股校园经典诵读文化建设的风潮。于是,很多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便跟风请来专业的广告传媒公司,设计出完美的校园环境改造蓝图,然后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出理想中的“空中楼阁”。然而,此类学校只是虚有“翰墨飘香”的外表,并未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校园特色文化,从而无法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那么,如何打造经典诵读特色校园文化呢?

一、坚守课题文化,科研引领特色之路

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严管理,重实效,将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工作有效结合,坚持走课题文化之路,是学校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学校应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校本培训内容紧密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在培训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在研究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学习,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成熟。

课题的选择应紧跟时代脚步,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和价值。例如《古诗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实验研究》,通过实践探究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确立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新的古诗教学模式,力求改变学生单一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提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实现师生素养的共同进步。

二、注重师资文化,多方提升教师修养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革。教师作为“活水源头”,必须源源不断地汲取教育教学专业领域的知识,为实现高效的教学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应重视师资文化的打造,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教师的自身修养,在教师队伍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长期阅读活动

学校可为每个教师办理图书馆图书借阅证,同时购置大量国学经典书籍,制定教师读书规章制度,对阅读量、阅读时间、撰写阅读感悟等做出明确规定,以此丰厚教师的文学涵养和文化底蕴。寒暑假期间,学校都要为全体教师布置假期经典阅读与书写作业,督促其坚持长期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2.读书分享活动

“静态阅读”是提升经典文学素养的基础,“动态分享”则能让教师自身修养得以升华。每周一次的“经典诵读教师讲坛”,就是教师们长期阅读之后自由分享交流的舞台,大家可以畅谈经典文学作品、经典人物形象、著名诗词作家、各自读书感想,分享会使收获更为饱满。

3.“三字一话”大练兵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去书法教室,凝神定气,以经典古诗文为临摹范本,静修书法;抑或全体教师共同品读经典美文,在优美动人的音乐伴奏下,《春江花月夜》《再别康桥》《乡愁》《满江红》等流芳名篇一定让教师回味无穷。

三、推行课堂文化,创新特色教学模式

学校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力量,编撰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并纳入教学整体计划之中。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寓教于乐,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在本校的創建实践中,我校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经典诵读教学模式:第一步“高声诵”,大声朗读便于记忆;第二步“读后感”,朗读之后有所感悟;第三步“知大意”,教师简明介绍大意;第四步“快乐背”,在音乐声中快乐背诵;第五步“听故事”,学生认真听相关美德故事,真正领悟经典美文中的含意。

经典古诗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究必须与课题研究有效结合起来。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长此以往,教师们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中一定可以摸索出经典诵读的创新性教学模式,为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重要作用。

四、打造活动文化,依托八项载体成功育人

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广大师生参与其中,通过赏、读、唱、书、画、演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发挥活动文化的核心作用。

1.借阅图书活动

学校建立国学书馆、阅览室、电子书吧,配备班级图书柜,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书写感悟,丰厚文化修养,升华个人道德情操。

2.经典诵读比赛

学校可开展多种经典诵读比赛,如:古诗词朗诵比赛,“诵读经典诗词,争做美德少年”,学生们或歌或舞,或吟或诵,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对经典的理解,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美德故事会,学生用稚嫩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经典故事,颂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文硬笔书法比赛,“书写经典美文,展现国学风采”,一幅幅或清秀娟丽或刚劲有力的硬笔书法作品,折射出学生们对古诗词的个性诠释;经典诵读手抄报比赛,学生们自由发挥、大显身手,为诗配画、简介名作名家、倾诉诵读感悟、留下读书笔记……

3.经典古诗词考级活动

为检验学生掌握经典古诗词的水平,激发其诵读经典的兴趣,学校可自编经典诵读检测方案对学生进行经典古诗词水平测评。对于能顺利过关的同学,学校授予其经典诵读考级水平证书。同时,学校还可从考级过关的学生中择优评出“小小考级员”,协助老师开展考级工作。

4.特色社团活动

学校组织有特长的教师成立各类学生特色社团,如文学社——钻研经典、绘画室——描绘经典、合唱团——歌唱经典、书法社——书写经典、戏剧社——演绎经典,定期开展活动,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

5.校园文化艺术节

艺术节上,每个班级和学生社团都可以展示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赏心悦目的经典书画作品与高潮迭起的经典诵读展演,可谓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6.经典诵读明星评比

学校可开展经典诵读明星评比活动。

这主要包括阅读之星、翰墨之星、礼仪之星、文艺之星等,这些校园明星都是由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的在校言行举止、在家表现情况等因素综合评定的。每学年举办一次的书香家庭评比,这可以充分地发挥家长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7.读书社区行活动

“满园书香关不住,悦读雅趣入社区。”真正成功的校园文化建设,其影响必然甚为广泛。为将经典诵读由校内辐射到校外,形成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三大书香网络体系,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去社区广场为居民们奉上一场场视听盛宴,慷慨激昂的爱国诗词诵读、精彩纷呈的经典故事表演一定会让社区百姓沉浸在浓浓的经典文化当中。

8.教育实践活动

经典诵读教育绝非只让孩子将“经典”停留在口头上,而更多的是将“经典”的精神内涵落到实践中去。比如,看望敬老院长辈、家务事大比拼、争当文明志愿者等等,用行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综上所述,学校若要打造成功的经典诵读文化,就必须结合自身特点紧抓诸如课题文化、师资文化、课堂文化、活动文化等“软文化”建设,创造性地开展经典诵读德育活动,创新特色文化建设模式,让经典诵读校园文化焕发其夺目的育人光彩!

参考文献:

[1]王莉.在国学经典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6(9).

[2]王海明.知书达礼 奠基好人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经典诵读
如何将“经典诵读”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