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整合引起的语文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9-09-10 07:22许重扬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

许重扬

摘要:随着大部分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深,城镇以及农村的教育资源不断被整合。大部分地区的教育资源由分散式转变成为集中式,即多个教育中心被整合成为一个或者几个教育中心,导致以该教育中心为核心的辐射周边的适龄儿童的大范围的教育形成。由此带来的教育方式由小班教学转变为大班“进度式”教学。

关键词:“撤点并校”;资源整合;层次差异;语文授课方式改变

“撤点并校”存在于 90年代末并且于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學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具体说来,就是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全国减少小学37147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环境迅速发生改变,同时语文学科教育问题也逐渐出现,进而带来语文授课方式的改变。

“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教育资源以及受教育人口分布。大量的教育资源以及受教育人口由多个学校转移到一个学校,并且中心学校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撤点并校”使得大量受教育人口进入有限教师队伍的学校。但是由于学校建立之初,充分考虑其班级容量,进而根据设计想法来招收学生。大量的非计划之内的学生进入学校,使得本来合理的教室容量迅速扩大,进而造成小班变成大班。而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种接近于“精英教育”其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使得大班教学成绩显效并不明显。大班教学使得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更加艰巨,语文学科老师无法有效跟进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而导致部分同学无法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地失去安全感以及存在感,不断的脱离语文学习环境。然而语文学科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投入很大的兴趣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缺乏老师的关注与指导就会导致“自我冷落”从而失去对该学科的兴趣。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各个地方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资源不平衡,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以语文学科为例,对于蒲松龄《狼》的学习,学习优异的学生学习能力突出,理解能力较强,能够深度理解其中的用字以及艺术手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然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能停留在文章的表面无法深入理解其深刻的含义。例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能够从“晚”等分析出这条路是屠夫回家必经也是经常走的路,同时“晚”为后面的狼出现营造的特定的环境。除此之外,作为屠夫一定是随身带着刀,也就为后面屠夫杀狼埋下伏笔。然而“一屠”与“两狼”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为后面屠夫智杀两狼埋下伏笔。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单纯的从字面上来理解这篇文章就会失去核心的地方。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在一个班级学习势必会有所差异。如果语文学科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照顾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将《狼》作为范文精讲,那么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就会重复学习从而会降低其学习效率。如果将《狼》作为泛读材料会致使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学习缺失部分内容。不考虑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的学习能力,那么整体的学习进度必然提高,但是这也违背了“撤点并校”的出发点——教育均衡。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设计矛盾以及教学进度的延缓。

上学时间以及距离是很多家长选择学校首要考虑的问题。普遍来说,大部分家长倾向于在家附近接受教育。大部分小初中都是走读学校,非住校制学校。“撤点并校”使得接受教育的距离增加,为了安全不得不住校。而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日常的积累,在学校中教师授予知识,放学后需要家长陪同一起巩固。以前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变成学校的责任。以小学语文为例,目前大部分低年级的语文学习内容是听说读写,学生在学校由老师负责授课,但是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小学生是无法记住一天学习的内容。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也相对较差,无法在学校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变差。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寄宿制学校会将所有的责任加在老师身上,无暇顾及全部同学的学习。与此同时,寄宿制也会相应的改变传统的课前预习方式。

把握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的水平层次。教育资源整合,大部分学生集中接受教育,其学习能力之间有所差异。但是站在整体宏观的角度来看,学生层次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大致划分为较低、中等、较高三个层次,中等层次的学生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改革上,清晰把握这个中坚力量。以中间力量作为教学的标准,以中间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定教学进度以及教学目标。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轻松的完成教学目标,他们的自学能力突出,课后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来提高个体实力。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他们自身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较低,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充分关注,在课堂上加强管理,在课余增加有针对性的练习。并且可以选择“优带差”的方法,让学习能力强与能力较差的组成学习搭档,共同学习。优生可以凭借这种方法巩固课堂内容,“差生”可以在优生的带领下取得进步。

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学。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责任是“传道受业解惑”。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以及知识点,教师应该“受业”,但是“受业”的方式与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有所区别。传统教育教师作为主导,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承受能力,不断地灌输知识给学生。而这里阐释的“受业”是以学生作为主导。以学生作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知识进行传授。并且采取的传授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用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方法取代大水漫灌式,让学生在愉快地的氛围里主动去学习。其次是“解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找到学生的“惑”,才能“解惑”。学生的疑惑不是老师直接提出的,而是作为“惑”的主体——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的并且无法解决的问题。换而言之,“惑”是学生提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根据其自己的意志提出来并且让学生去解决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教师的作用在于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问题。当然以学生为核心并不是任由学生自我学习,不接受教师的指导。学生占据主导是相对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强调的。

完整的教学课堂应该包含下列过程:1、教师提出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的自学任务。教学目标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散漫,逻辑性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所欠缺。没有目标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在课堂泛泛而学,把握不住重点,从而浪费时间。自学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充分暴露学习问题,从而教师进行答疑解惑,让学生真正做到发现问题,让教师真正做到解决问题。自学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这里强调的自学是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例如洋思中学的课堂模式,倡导“先学”,拿出一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先学”。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信获取息的渠道十分广阔,学生回家之后“先学”,在遇到困難的时候往往会直接寻求帮助,对于自学所要求的问题没有真正的搞懂却拿着现成的答案来敷衍老师给与的学习任务。2、教师根据学生他课堂预习所暴露的问题进行教学,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需要解决学生的相关问题。教师的既定目标需要根据考试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可偏颇。学生课堂预习所产生问题具有不可预见性,这要求学科教师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3、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相关的训练来巩固学习成果。课堂训练的选择需要与当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一方面利用课堂学习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另一方面对课堂的内容进行巩固记忆。除此之外要坚持当堂训练,课后训练一方面有可能造成训练效果减半,另一方面是有可能会形成“一人会,全班会”的情况。4、课后利用作业进行提高。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技巧,完成高层次的练习,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自我提升。课后提高与当堂训练不同之处在于课后提高的内容选择偏难,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相关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课后提高要求的是在巩固好基础的条件下,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这两方面要求课后提高的内容不能过于简单。

: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了使教育方式更加适合当前环境,教育方法要不断的更新。教育方式的改革始终要保持着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本文所探讨的是在教育资源合并、学生基数增大的情况下语文教育如何做出应对,对于寄宿制学校、大班教育、层次差异明显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本文所提出的教育方法在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也有所改革,例如对于层次差异方面把握中间层次、以优带后等方法;对于寄宿制度方面则是倡导课堂预习、课堂训练巩固、课后。在保持传统的“自学、教授、训练、提高”课堂设计基础上做出概念的更新。语文学科教育改革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是无论怎样改革,始终要围绕学生。如何让学生花费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是教学方式改变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而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辅导学生的。教育改革要牢记:以学生为核心。

参考文献:

[1] 秦培元. 中国名校课堂经典研究:洋思高效课堂 [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 李万蛟.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J]. 文学教育. 2019(3)

[3] 秦培元. 中国名校课堂经典研究:洋思高效课堂 [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 秦培元. 中国名校课堂经典研究:洋思高效课堂 [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大数据时代电力运营监控数据处理技术
“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营销核心思路探索
物流行业发展中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资源整合视角下夏布的手工艺品设计研究
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