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策略

2019-09-10 07:22赵永会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隐形高三历史

赵永会

目前高三历史教学通常采用三轮复习法,其中第一轮是高三复习总体战略的“第一战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奠基工程。伴随着全面推行规范教学行为措施的实施,如何搞好高三第一轮复习,是广大高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就“问题与困惑”“思考与策略”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请同仁批评斧正。

一、问题与困惑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时间长,占整个高三学习时间的1/2强,复习速度慢,主要是夯实基础,一线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很大。也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问题1:提纲式教学的两大误区:一是提纲对知识结构的分析仅仅局限于一个课时,缺乏宏观认识;二是教师的串讲缺乏深度,用三五分钟串讲完毕后,剩余时间就听任学生复习。这样做不仅使课堂节奏散漫,而且学生对提纲的运用仅仅局限于历史知识的填空。

问题2:在知识拓展方面断章取义,本着“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精神,查阅不同的版本教材或参考资料,把所有能搜集到的知识一股脑的填塞给学生。整节课是教师说的口干舌燥,学生记笔记累得手指酸软。

问题3:为讲清楚一个问题,设置了过多的情景材料和问题,学生疲于苦思冥想,教师因为此拖延教学任务而心急如焚。

问题4:忽视了教材中的隐形知识。如何处理好时间与任务之间的关系?如何在高三的复习中融合新课改的精神,在高考中稳中取胜?这些都是高三历史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思考与策略

针对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结合近几年复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1. 登高望远,宏观把握,纵横方向整理模块内容。①以教材为中心,对教材的处理做到“三先三后”先整后理,先做后讲,先测后讲:由于历史知识浩如烟海,点多线长面广。首先,我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遵循一种既兼顾专题,又兼备通史的原则。将三本必修的二十五个专题进行了优化整合,并为八个专题。古代史四个专题,近代史两个专题,现代史两个专题。每个专题冠以既能凸显专题主旨,又能彰顯历史知识文学化、时代化的课题。让学生耳目一新,拉近了历史与观念的距离。如专题一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史,冠名题古代中国的“朕”事、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二三事、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意思形态、专题四西方文明的滥殇、专题五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篇-起航、专题六大国崛起、专题七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下篇美丽中国中国梦、专题八和平与发展等。②进行专题内知识梳理,抽丝剥茧,归纳每个专题,每节课的主线。在授课时,首先呈现,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初步构建知识体系,从而使杂乱的历史知识条理化;而对主线的归纳尽量能做到数字化、口诀化、浓缩化。③再具体剖析考点时,把握两个基本点:紧扣时代脉动,形成历史点与现实点的良性互动,树立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的常态思维,尽可能使历史知识社会化,生活化,原型化。培养孩子们事事、时时、处处学习的能力。拓展其知识面,为此除了自己做功课外,组织学生收看每周的《新闻周刊》。在学生看的过程中,我适时的客串,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把握时代脉搏。讲完中国近代史后,又利用课余指导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世界近代史收官时,还观看了纪录片《大国崛起》,进而使历史知识直观形象。在此基础上,对考点的分析做到“探本溯源”,“左右逢源”。

(2)精简史料、合作探究、锻炼答题技能。就高考应试而言,每位教师都会关注学生的答题技能。如何从各种材料和情境中准确、全面、有效地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如何能根据有关信息和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合理的阐释和评价?小组互动合作探究运用得当可以给高三的历史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小组互动合作探究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习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不但使学生学会思考,更重要的是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亲自参与和亲手操作中生成答题技能。为此每节课都精心设置课前检测,(考点、围绕考点经典的习题、要语必背、名师警语、作业)

再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要独立思考,然后进入集体交流;最后要求学生在回答时不仅要有结论还要体现解题思路解析;在师生的交流中穿插对学生错误思路的辩论和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这样认为该教师不仅很好地把握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而且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体现了以下流程,问题的设计——个人独立研究——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师生总结,每一个环节丝丝相扣,在合作探究中不仅有效地完成了这一目的教学任务,而且在合作中学生体会到历史智慧生成的快乐和成就感,这不正也体现了课改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吗?广而联之,小组合作探究不仅仅是在专门做题时用之,在每一章节的复习时,当教师在框架构建、纵横整合中做好引路人的同时何不尝试抛砖引玉,让学生亲手操作之?

(3)立足教材挖掘隐形知识。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注意五个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插图中的隐形知识、地图中的隐形知识、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总之,高三的历史教学是一个整体,在一轮复习中如何处理好时间与任务之间的关系?如何在高三的复习中融合新课改的精神,在高考中稳中取胜?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智者?关键在于高三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的创意和发现,只要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勇于反思,大胆探索,宏观把握,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突出主干,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答题技能,就一定能够决胜高考!

猜你喜欢
隐形高三历史
高三·共鸣篇
新历史
隐形药水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0感无暇” 隐形妆
我把高三写成诗
历史上的4月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