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财务管理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10 03:12何金如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精细化财务管理

摘要: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呈现诸多粗放式特征,且在开展过程当中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管理效率难以提升。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与存在问题,探讨以精细化财务管理实现高质量国有资产管理的可行性和实践途径。

关键词:精细化;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

一、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建设能够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执行提供直接参考与保障,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而约束制度的缺乏主要表现在资产配置、资产内控以及资产清查等方面,由于缺乏具有约束力和管控力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相关工作的开展不具备标准性和规范性,导致工作质量始终难以提升。

(二)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的建立是提升财务预算管理质量、保障国家利益不受损的重要前提,如果监督管控力度不强,监督管控内容不明确,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晰,则会使得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体工作体系失控,相关工作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三)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科学预算编制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推进财务预算方式优化,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然而当前大多数单位还以去年年度预算金额作为预算编制工作的参考依据。相关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不高,而且在编制预算时忽略了相关内容的灵活性,当管理工作中出现突发状况,相关工作人员难以应对,这导致预算编制缺乏权威性。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方法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方法

精细化财务管理基于单位价值最大化目标,围绕各岗位、部门建立规范化业务管理流程,结合财务管理面临的客观环境、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的动态变化形势,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此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现阶段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以财务风险控制作为目标前提,借助量化指标构建多元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围绕不同管理层次、部门、业务环节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细化分解与逐项落实。其主要特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内容精细化,确保财务管理延伸至每一个经营细节;其二,管理规范化,依据标准化流程、制度、规定构建统一的管理体系;其三,手段信息化,基于财务软件、信息平台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其四,动态化覆盖,形成集事前预测、事中监管与事后分析于一体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模式。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制度具有极强的约束力,能够对资产管理的行为以及资产管理的内容进行明确,确保精细化财务管理观念和策略可以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得到落实。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让资产管理行为变得更加完善。在实践中,管理人员要明确国有资产的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并且对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运行管理模式改革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那么,为了规范工作开展形式,基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应该从采购、使用、验收等多个环节对资产进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不仅要明确资产的管理内容以及管理办法,还需要做好各环节工作的衔接,确保每一项工作内容都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之下,保证管理制度覆盖的全面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国有资产管理者充分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要求,提升其管理水平,保障资产管理的质量。以某高校为例,该校财务管理部门基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设计,在宏观层面上制定有关物资采购、仪器设备管理、教学实验室管理等制度;在微观层面上制定了有关进口和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开放、设备损坏丢失处理等实施细则,有效提升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三)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目前,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愈发普及,已经成为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技术基础。所以,要保证精细化财务管理在国有资产管理当中的有效应用,就必须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平台,提升相关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而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让国有资产的各项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精细化,而且可以实现数据化信息管理,让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具时效性和高效性。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的有效性,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组建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并为维护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运行配备专职人员,保障该平台可以实现平稳运行。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和运行,不仅可以减少管理工作当中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还能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财务信息管理的准确性。而且,该平台的应用也扩大了财务信息的储存容量,提升了财务信息使用的便捷性,管理人员只需要保证现金流数据、出纳账户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录入的有效性,就可获得一个完整且能随时查阅的信息数据库,为高效应用财务管理数据,提高国有资产管理质量提供了助力。以某国有单位为例,该单位建立了一套智能化“互联网+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对办公家具、土地及房屋等资产前期购置、中期管护与后期处置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可供管理人员查询有关资产的闲置、流转等信息,并涵盖资产审批、采购、领用等在线服务功能,促使资产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强化综合效益。

(四)明确财务部门管理职责

为促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其部门职能,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认识到自身的管理职责,这样才可以保证资产管理运行效率的提升。在实践工作當中,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要明确本部门的工作职能以及工作需求,进而高质量完成审核预算编制、经费拨付以及资源分配等工作,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以及配置的有效性。同时,财务部门还应该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完成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整合工作,确保二者可以实现有机结合,让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在实践作业环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记自身的职责,做好国有资产的审核和分配工作,明晰自身的工作内容,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资金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具有科学性。

(五)提升预算的执行能力

在基于精细化财务管理而开展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升预算的监督和考评质量,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为此,财务管理人员可以优化预算监督和考评工作模式,让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具有实用价值。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优化预算监督管理制度,让预算监督的约束力以及执行力都得到提升。可对预算的审批关卡进行严格把控,对预算审批的内容以及审批要求进行明文规定,避免出现随意性强且不规范的预算编制作业。同时,为了能够提高预算监督和考评工作的效率,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该项工作的开展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既可以实现预算信息的及时公开,让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具合理性和透明性,又能够为高校开展预算监督工作提供助力。此外,为了能够强化预算的执行力度,管理人员还应该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和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制定考评指标进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三、结论

总而言之,保证国有资产的管理质量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应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理念和措施,能有效提升国有资产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及预算监督和考评力度,让预算方案更具可行性.以助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春林.加强水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的重点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5):17-18.

[2]葛丽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融合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2):9-10.

[3]范荣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及精细化探讨[J].中小单位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61-62.

[4]付靖.单位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有益性与可行性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0):199.

[5]奚凤.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用于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探索[J].中国国际财经,2017(22);114.

[6]周璇.精細化管理在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经贸,2016(21):121.

作者简介:

何金如,福建省仙游县财政局,福建仙游。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精细化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