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信用缺失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2019-09-10 07:22牟禹西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产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越来越多的金融信用缺失问题成了社会的关注点,其不仅降低了人们对金融产业的信任度,更是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中,笔者就以金融信用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信用缺失的影响因素,其次,探讨了提高我国金融信用度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信用缺失;影响因素;对策

金融缺失是金融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涉及金融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金融信用缺失,如管理观念、管理体系、政府行为等。金融信用问题不可逃避,金融机構需要结合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创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体系,政府方面则需要改正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从而引导金融行业正确的发展,降低金融信用缺失问题发生的概率。

一、影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的因素分析

(一)管理观念对金融信用缺失的影响

管理观念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金融企业内部领导者对员工的管理,时代变化带动着金融这一行业的发展,但我国的金融行业一直沿用着传统落后的管理手段,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该行业严谨性相匹配的严格的管理观念,员工的责任心不高,放养式的管理手段都是影响金融信用缺失的因素。其次,宏观层面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管理,我国金融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摆脱了政府的管制,这虽然能够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因为经济和市场的争夺而出现恶性竞争,为了在这种环境下更好的生存,一些企业不惜以牺牲金融信用而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导致了金融信用问题出现。

(二)管理体系对金融信用缺失的影响

如果说管理观念是引导金融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因素,那么管理体系则是保证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所在。就我国大部分的金融企业而言,且不说他们的管理观念正确与否,但都有着属于自己一套管理观念,也就有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大部分的金融企业还是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一些企业和人,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钻法律的漏洞,牺牲了他人的利益,对于这一类的人,如果不能做到严惩就会出现金融信用缺失的问题。

(三)政府行为对金融信用缺失的影响

金融行业和政府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一方面,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提高政府的政绩,另一方面,政府的行为也会对干预金融行业的发展。政府也是由形形色色的人员组成的,他们的行为也并非全是正确的。政府如果单方面的考虑政绩,而没能照顾到社会的全体公民,就会出现信用的问题。

二、提高我国金融信用的方法探讨

(一)创新管理观念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金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创新,既然管理观念主导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则对管理观念创新就是有必要的。首先,在金融企业建立之初,最先要想的就是如何制定与时代发展接轨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次,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政绩是和人民的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相关的,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政绩,要合理的引导金融管理目标,创新解决金融问题的方式。最后,金融企业要改变宣传的方式,以信用为主导,创新构建高效化的宣传方式,让金融宣传能够符合人们对其的认识。

(二)完善管理体系

金融企业需要明确管理的目的性,在企业内容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这有利于提高金融信用。政府对金融企业的管理,要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法规的建立,要发挥出其对金融企业的约束作用。政府要认识到金融信用缺失问题的严重性,这是和政府政绩信用相关的。从员工的应聘着手,不能单一的以能力高低作为人职的门槛,还需要较高的素质。工作中的错误不可避免,可以原谅。但是原则上的错误,需要严肃处理,并且公众化,既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更能有效地提高金融信用。

(三)改正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对金融企业的影响巨大,在提高金融信用的角度,政府需要为金融企业树立榜样。首先,政府帮助了金融事业的发展,为金融企业提供了贷款。金融企业和政府之间需要签订归还日期,企业需要及时的归还这笔钱,不能在企业建立之初就出现了金融信用缺失问题。其次,政府对金融企业的帮助,都是需要建立在交换基础上,这不是免费的服务,需要企业提供等价交换。如此,政府方面就为企业树立了标榜,也在人们心目中稳定了形象,金融信用自然得以提高。

三、结论

金融是我国重要的产业组成,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金融信用缺失问题。金融信用影响着人们对金融企业和政府形象的认识,为了提高金融信用,政府和金融企业应该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发挥出政府的标榜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我国金融信用缺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安强身,张守凤.从一个简单博弈探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J].商业研究,2017(17).

[2]林海明,张文霖.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兼与刘玉玫、卢纹岱等同志商榷[J].统计研究,2016(3).

作者简介:

牟禹西,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